5月6日,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语文“分享式工作坊”开展了以“分享式教学”为主题的工作坊活动。本次活动以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教学为例,通过课例展示、专题分享和互动研讨,深入探讨单元目标导向下的高效课堂构建。贾利青老师献课、陈昱彤老师作专题发言,坊内语文老师参与研讨,罗萍老师作总结指导,现场氛围热烈。

课例展示:趣味与效率并重
贾利青老师执教的《海底世界》以“分享式课堂”为核心,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和互动评价,引导学生深入感知海底的奇妙。课堂上,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角色扮演和创意表达,生动展现了海底生物的“有趣”与“生动”。贾老师巧妙设计问题链,如“哪些动物让你觉得海底世界特别神奇?”激发学生思维碰撞,课堂分享环节学生金句频出,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专题分享:单元目标精准定位
陈昱彤老师以“聚焦要素 妙探海底”为题,解析了单元整体视角下的课时目标设计。她提出,教师需紧扣语文要素“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将目标分解为“理解内容—学习写法—迁移运用”三层次,并建议通过“对比阅读”“思维导图”等工具落实目标。陈老师的分享为教师们提供了可操作性强的单元教学路径。

研讨点睛:聚焦“分享点”深化引导
评课环节中,老师们高度评价课堂“效率高、趣味浓、学生分享质量优”,同时围绕“如何优化分享式教学”展开讨论。罗萍老师在总结中强调,分享式课堂需主题鲜明,教师应聚焦“生动”“有趣”等核心分享点,通过机智点评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同时要善于提炼总结,将零散发言转化为结构化知识,真正实现“分享”与“成长”的双赢。

此次工作坊活动以课例为镜,以理论为纲,为语文组教师提供了“分享式教学”的实践范本。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教研创新,助力教师专业成长,构建更高效、更生动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