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微信公众号

[推荐]聆听泡小资深家委会专家的声音

作者:王瑛    点击数:4153

聆听泡小资深家委会专家的声音

泡小天府一五班 于瀚超妈妈

在这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泡小本部校级家委会的三位资深家委会专家为泡小天府的泡爸泡妈们奉献了一场关于家校共育的精彩讲座。能聆听这场让人受益匪浅的讲座,我倍感荣幸,欣喜之余,特将记录的不完整片断整理成文,不求还原专家讲座的原貌,但求与咱一五班的泡爸泡妈们分享和共勉。

一、 家庭教育、家校共育和家委会

首先,赵爸跟大家分享了他关于“家庭教育”、“家校共育”和“家委会”三个概念的深刻理解。

气质比容颜更经得起考验,综合素质比学习成绩更经得起考验。家长朋友们,你选择了泡小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你的孩子在泡小念书,你会付出更多、参与更多,你会与孩子一起成长、一起生活!

(一)家庭教育

请大家思考,为什么在同一个教室、使用同一本教材、由同一位老师上课,一个班上几十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迥异?——是由于孩子与孩子之间在个体与家庭上的差异。

家庭比学校更能决定孩子的气质,孩子的品格、性格、习惯,更多地与家庭教育相关。我们算一算,孩子每年在学校的时间只有40周,再除掉周六、周日,孩子其实在家里的时间比在学校的时间更长。把教育完全寄希望于学校是不现实的。

(二)家校共育

教育是遗憾的艺术,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孩子的教育没法重来。家长们会面临很多困惑,比如,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如何平衡?我理解家校共育是两个方面的契合:

1. 好的学校必须重视素质教育

我欣喜地看到唐校长在介绍泡小天府时不是强调期末考试100分的孩子有多少个、在高新区排名第几,而是亮出泡小天府开展的各项丰富多彩活动以及在美术、合唱、科创、机器人等艺体比赛中的佳绩,这表明泡小天府的理念是重视综合素质。

2. 好的家长一定会扩充学校的教育

我们可以翻一翻小学六年全部教材总共有多少页,我们的孩子在小学阶段只学习这些教材显然是不够的。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三)家委会

如何发挥家校共育的作用?其核心和关键在于家委会。

为什么美国的孩子与中国的孩子不同?为什么城市的孩子与农村的孩子不同?——孩子与孩子的智力差异是很小的,差别大的是他们的经历不同。

大家选择了泡小天府,是因为泡小有好的理念、好的设施、好的资源、好的老师、好的课程,孩子们在泡小可以参加很多很多的活动,有更丰富的经历和体验,丰富的经历和体验将造就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爱让我们在一起!家委会是家校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老师的主要精力主要投在课堂教学,而家委会侧重于组织班级活动。对孩子而言,活动就是素质教育,活动就是气质培养!

家委会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1. 家长与学校的关系:每个班级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家委会应讲政治,善于处理不同家庭的不同诉求;

2. 家长与老师的关系:家委会要体谅老师的辛苦,把课堂外的其他工作做好;

3. 家长与家长:家委会主席要有号召力,要协调好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关系;

4. 孩子与事业:家委会成员要协调好工作事业和子女教育的时间分配。

(四)结语

如果我们的孩子从小养成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从小爱读书、爱运动、有责任心、独立思考、爱质疑,那我们做家长的还担心什么呢?

二、 如何开展家委会工作

谭爸的女儿已上七中,且学习成绩、综合素质都非常优秀。谭爸跟泡爸泡妈们漫谈了如何开展家委会工作。

我一直认为,泡小的孩子生活在“四人家庭”:泡娃娃、泡爸、泡妈、老师,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四个角色中任何一个角色都是不能缺失的。

泡小的理念是家校同心、和谐共育,家委会的核心竞争力是把家长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

因为家长们工作繁忙,我们以前经常为孩子的事情开“夜总会”。有一次,为了搞好一个40分钟的演讲,我们足足准备了两个月,开了20多次家长沟通会。

我个人为孩子、为家委会付出得很多,孩子读泡小的六年,我几乎放弃了晚上所有的应酬,经常召集家长们一起组织活动。

我创办“家长讲坛”并坚持了下来。

我们带孩子们去大江南北旅游,去增长见识。我曾经一个人带着12个孩子去看上海世博。

班集体是一个整体,家委会要关注到班上的每一个孩子,平等地对待班上每一个孩子,让班上每一个孩子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 让孩子拥有最好的教育

沈妈是一位有活力的大学教授,她向泡爸泡妈们分享了如何让孩子拥有最好的教育。

(一) 现状与困惑

家长们共同的期望是——让孩子拥有最好的教育!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就是最适合孩子的教育。

可我们面对的困惑是:

1. 班上54个学生+2个班主任=忙得团团转

泡小本部是一个班54个孩子,泡小天府已经小班化了,每个班40个孩子。泡小天府的硬件条件比泡小本部好太多太多了,我对你们是羡慕忌妒,当然,不敢恨。

2. 独生子女教育的孤单

你有没有和你的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你有没有关注过孩子的焦虑和困惑?孩子有些焦虑和困惑是需要和同龄人沟通的,无法和家长沟通。

3. 教不好自己的孩子

我本人做教育出身,但是,我说的话,女儿往往听不进去;反过来,老师的话、讲座专家的话,她能听得进去。

我一直坚信,付出和收获是对等的,你付出越多,你得到的就越多。我今天大老远赶过来做讲座,这是一种付出,但同时,也是一种得到。因为,我也在听谭爸、赵爸还有唐校长的精彩发言,也很受益。付出一定有回报!

4. 教育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家长们一直面临教育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5.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

在中国国情下不可避免地要面临应试教育。

名校的优势是什么?不仅仅是升学率高、孩子学习能力强,更在于好的校园文化、好的校园氛围。

家长们如何在应该教育和素质教育中拓展出一片空间?

我们一方面指责应试教育,一方面周末又忙着把孩子送到各种补习班,打着爱的旗号去伤害孩子,让孩子义无反顾地加大学习负担,我们其实是在助肘为虐。

如果必须上周末补习班,请不要对孩子说“我是为了你好”,请告诉孩子“你要学会吃苦,学习是你的主要任务,你应该那么辛苦,爸爸妈妈也不想上班,但必须去上班,这是爸爸妈妈的责任。”

孩子在小学时代可以有时间去学这样、学那样是很幸福的。我的孩子已经上初中了,我体会到小学六年是最有时间和最有机会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的,一旦上了中学功课太多,就真的没有时间再进行素质教育了。

(二)怎样做才能让孩子拥有最好的教育?

1. 教育环境——学校加家庭

学校面对众多的孩子,提供的是公平的教育、普及的教育。如果家长想要孩子有个性化的发展,那么需要靠的是家长,靠的是家庭教育,因为只有家长才可能有精力对孩子进行一对一的指引和帮助。让学校提供个性化发展是不现实的。所以,请你多付出,为了你的孩子!特别提下,泡爸应该多付出,我在一个QQ群上看到,爸爸对孩子的教育效果是妈妈的20-50倍!

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自己改变了很多,我不再居高临下地对孩子说话。当家长居高临下地对孩子说话时,说的内容都对,但是语气不对。家长改变了,孩子自然改变。

2. 给老师减负

家长要为老师减负。每一位老师都希望自己把课准备好、把课上好,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如果班级上很多其他事情也要老师亲历亲为地处理,那老师在课堂教学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必然受影响、受干扰。家委会要做好班级建设、搞好班级活动,让老师腾出精力专注于课堂教学和学科教育。

请你经常表扬老师、赞赏老师,这样正能量会形成良好的循环。

3. 同伴教育

独生子女教育的孤独。

家长间的沟通与交流、分担与分享、支持和鼓励,带来了快乐与思考。

4. 拓展视野

5. 整合资源

家长资源整合程度越好,孩子受益程度越高。

(三)家校共育的理念

1. 一个中心——以学校主体教育为中心

比如设计的活动与语文教材上的内容相结合,配合教材上的“汽车之家”作拓展,组织小组活动和班队会分享。

2. 两个基本点——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即无时不刻不教育。

与其说教,不如交流,不如抓住每一次活动的机会,适时地与孩子交流想让孩子懂得的道理。

我今天来做讲座,耽搁了陪女儿的时间,她不高兴。但这件事是一种身教,因为我告诉她“我答应谭爸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她会懂得了做人要守信。

3. 功能——搭建家校沟通平台,拓展教育空间,构建师生、家长共同成长的教育平台。

4. 教育形式

创设家校共育系列活动,开发家校共育课程。

家长开放日:以学校为主导,1-6年级家校共育活动的开展

家长讲坛:把优秀的家长资源 转化为有效的教育资源

班级特色课程:协助各班特色课程的开发和组织;迎新年各班特色课程成果展示活动

亲子活动:工作要有计划,活动要有目标

家长学校: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四)家校共育之“家长讲坛”

1. 宗旨

把优秀的家长资源转化为有效的教育资源

整合资源,家长资源整合程度越好,孩子受益程度越高。

2. 目标

一根火柴点燃孩子们对各领域的好奇;

开拓视野,拓展思维,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和想象空间;

教师、家长、孩子共同成长。

3. 意义

易子而教;

同伴教育;

资源共享;

榜样;

理解。

4. 愿望

从家长讲坛到百家讲坛,坛坛是好酒。

众人拾柴火焰高。

5. 家长讲坛主题

科学探秘、走进职场、生活技能(如急救救人)、艺术人生、百科全说、人体奥秘......

我们搞“家长讲坛”时,走上讲台的家长演讲前精心准备,演讲时千方百计调动现场气氛去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家长们才体会到老师每天面对孩子是多么不容易。因此,请你信任、尊重老师!

孩子成长,家长也成长。“家长论坛”把家长们各自领域的东西带给孩子,把各行各业的职业体验带给孩子,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当你走上家长讲坛,你的孩子和你孩子的同学会非常崇拜你!

你不参与孩子的活动,你就没有权利指责孩子的表现。

(五)家校共育之“亲子活动”

1. 宗旨

尽最大可能促进孩子快乐成长

2. 目标

让孩子去体验,有收获

3. 愿望

让孩子用心去感悟、去欣赏、去享受生活

如果童年都不快乐,那么一生的幸福在哪里?

4. 主题

重返校园活动、小学生习惯养成...... 活动的主题是需要设计的。

关于运动的重要性:

如何帮助女儿有更好的课堂效率,在课堂上更能集中精力听课,我想到了一个办法——课间休息时一定要活动!坐久了血液集中在腿部,大脑会缺氧,而课间休息时间的跑跳是良好的有氧运动,能让孩子们更好地消除身体上、精神上的疲劳,从而以更好的状态进入下一节课。

运动是对大脑很好的锻炼,比如跳绳对大脑的刺激非常好,有利于协调能力的改善。

以前的孩子们上体育课有单杠、双杠、跳马,现有没有了,为什么?因为学校担心安全问题。以前孩子上体育课骨折了家长认为可以理解,现在孩子上体育课崴了一下脚家长就可能很激动地找学校。所以,学校越来越注意安全,有些体育设施也越来越不敢给孩子使用。这样的话,损失的是孩子!越是不运动越是容易发生不安全。

(六)家校共育之“家长学校”

1. 愿望

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满足、引领、提升家长的教育需求

拓展教育空间,构建社会大课堂

2. 形式

家长社团、沙龙......

我经常跟我的女儿斗智斗勇。如果你跟你的孩子斗智斗勇,你心里应该感到窃喜!因为假如孩子完全听你的话,那表明他可能无法超越你;假如你说不过孩子,表明他有自己独立的思想。

(七)家校共育之“疯”

如果您有时间、有爱心、有思想、有资源、有。。。

希望您献计献策

欢迎您和我们一起“疯”!!

大家要有思想准备:泡小的家长都改姓了——全都姓“泡”;

朋友圈子变了 ——都和姓“泡”的聚会了;都“疯”了。

为什么会疯?——感动于“教育在我们之上”的信仰,感动于“了解、满足、超越、引领”的理念,感动于老师们尽心尽责的境界。

请不要吝啬对老师的表扬!

(七)结语

家校共育——让孩子、家长、老师共同成长,才能让孩子拥有最好的教育!

家校共育/我们已行在路上/期待您的参与/我们向着明亮那方/ 相伴而行 且行且思/与孩子、与学校/共同成长 收获快乐

如果你现在不投入时间陪孩子,那么将来你不得不投入更多的时间为孩子收拾烂摊子!

四、 我的感悟

(一) 原来家长可以为孩子做更多的事情

曾经对“家校共育”这个耳熟能详的词感觉空泛,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听了这三位的专家的讲座,我才豁然开朗,真切感受到:原来每一位泡小家长真的可以为孩子做更多的事情,可以去策划、去组织很多有益的活动,可以在学校丰富的课程基础上为孩子们带来更多的平台、更多的收获,让孩子们度过更快乐、更充实的童年。

(二) 素质教育不是等出来而是做出来的

曾经以为素质教育就是为孩子选择一所理想的学校,在用心地考察了金苹果公学、龙江路小学南区、银都小学、华德福学校等学校之后,最终为泡小的素质教育理念折服,为孩子选择了心仪的泡小天府,于是,松口气,觉得可以慢慢等着学校用六年时间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三位专家的讲座却让我意识到:仅将素质教育寄希望于学校和老师是多么自私的想法,孩子的素质教育,家长责无旁贷,家长必须花心血和精力去付出!

(三) 关注个体,还要关注班集体

曾经主要关注自己的孩子,却没有为班集体想太多。三位专家的讲座让我明白,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渺小的,而班集体的力量才是无穷的、强大的!孩子们能相聚在一个班同窗共读,真是一种缘分。如果家长们都团结起来,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将家长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建设好班集体,这个班的所有孩子必将厚积薄发!




地址:成都高新区锦尚西二路299号    后台管理

主办: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与成都市永风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制作

备案号:蜀ICP备15031274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1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