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微信公众号

课间休息方式探索(一)王佳

作者:王佳    点击数:3822

关于课间休息方式的探索(一)

——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王佳

背景:

这个话题的产生,源于家长,周围人群,还有自我内部的一些声音:

“我认为课间不适合剧烈运动,有心理学家说过,课间太过剧烈的运动,不适合孩子下节课注意力的集中。”一位老师说。

“课间可否让孩子做一些益智的游戏呢?”我说。

“我担心孩子上课都在想着游戏哦。”一位家长说。

“我认为课间就是要让学生跑跑跳跳。”一位家长说。

我想:课间的游戏方式,是否可以走向不单纯放松的趋势,而与教学,与学生智力开发,与学生能力培养紧密结合,成为了教育教学的一部分?

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苟鹏校长,在英国参观学习的随笔,让我对我们教育有新的思考。教育无小事,无处不教育。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课堂之外等等这样的思想已经让我们的视野不局限在教室一隅,它应该开辟更多的版块,资源,让学生可实践,可创造。

于是开学初,我开始了一项对孩子们喜欢什么样的游戏方式的调查,孩子们罗列出的自己喜欢的游戏方式有:

国际象棋乒乓球,做手工,看书,小老鼠偷油,小娃娃的一天,木头人,小公主,肚子痛,搭积木,画画,篮球,跳绳,冒险,老虎猎人枪,芭比公主,猫和老鼠,跳皮筋,走圈圈,象棋,编花篮,植物大战僵尸。

我们先来对这些游戏来进行一个分类吧:

  1. 益智类:国际象棋,象棋,搭积木
  2. 角色扮演类:小娃娃的一天,小老鼠偷油,木头人,小公主,芭比公主。
  3. 运动类:乒乓球,篮球,跳绳,跳皮筋,走圈圈,编花篮,肚子痛。
  4. 新时代产物类:植物大战僵尸。
  5. 动手类:做手工,画画。
  6. 个性类:冒险。(也有角色扮演的成分在,扮演英雄的内在要求。)

我带着美好的憧憬,认真地做着这样的工作,我这样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来安排学生的课间生活,我希翼着他们在自己的游戏天地里释放天性,发展自我,于是他们开始了自己丰富多彩的课间生活。

一两天过后,我发现,在一年级上学期,我好不容易营造起来的孩子们在课间阅读的氛围被打破。课间,再看不到书柜旁边坐下来的身影,教室里一片空寂,偶尔有两三个孩子进入教室,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窜进来,然后再窜出去。我走到教室外一看,清一色的我们班的男孩女孩,编着花篮,写着打字,顶着大汗,酣畅淋漓。

“哎,浮躁的很啊。”

“怎么课堂上半天都静不下来?”

“完全不像上学期,注意力异常不集中”

我耳边是老师们的叹息声。

上课铃声响起的时候,我站在了教室后面,我们以前的值日精灵——即值日生,在铃声结束时,还在和周围的同学大谈游戏感受,无视课堂铃声时。我有点火了。在我的心目中,他的值日生做得多好啊,他曾经多少次地组织听到铃声还没有安静下来的学生进入调整状态,可最近的他?我选择了非常手段:大声叫出他的名字。

  1. 他居然毫无觉察。
  2. 他仍然毫不在意,没有丝毫要停下的心思。
  3. 我终于提高了嗓门:你在干什么?还没有等我发作,我们的上课老师进了教室。我想,这下可怎么办才好啊。




地址:成都高新区锦尚西二路299号    后台管理

主办: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与成都市永风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制作

备案号:蜀ICP备15031274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1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