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微信公众号

谷雨祭:逝者安息,生者奋进!(周强)

作者:周强    点击数:3863

2013,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7.0级,地震,很多年以后,当人们看到以上任何一组词语相结合的时候,大家都会不自觉的联想到今天的发生的事情,一定会浮现出诸多特有的画面,就像今天的我们讨论当年的汶川地震一样。那时的我们,可能已经忘却了地震的伤痛,仅仅只是把地震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这些都无可厚非,时间可以让人忘却许多东西,包括伤痛,甚至包括死亡,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祭奠,祭奠,是为了让逝者安息,让生者奋进!

还有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2013年4月20日就要过去了,雅安地震的第一天也在全雅安人民的伤痛中,在全川人民的惶恐中,在全国人民的叹息中,在全世界人民的关注中过去了。

从地震到现在,我几乎没有怎么说话,除了去看了一下自己的家人以外,我对其他的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甚至下午还一个人从地铁口走回了宿舍,一路上思绪一直都很乱,由地震想到了好多,亲情,友情,事业,人生等等,越想越乱,好想一个人静一静。此刻正好夜深人静,作为一个08年地震的经历者,作为一个汶川地震的志愿者,作为一个41个孩子的班主任,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青年,我觉得在此刻必须写下一点什么。

震后的第一个夜晚,窗外的成都一片宁静,和往常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仅仅相隔150公里以外的芦山这天晚上一定会非常繁忙,忙着寻找生命的迹象,忙着救助受伤的群众,忙着安置无家可归的百姓,忙着慰问死者家属,忙着抢修道路等等,没有经历的人是没有发言权的,灾难面前人类显得如此之渺小,而生命又如此之可贵。

8点02分,地震发生了,在睡梦中惊醒,并没有像08年仓皇下楼,而是站在阳台观望楼下空地的群众,然后发了几个慰问短信,便动手去看老妈和哥哥他们。从今天上午到11点过到下午4点钟,我几乎没有离开过电视,一种本能让我一直着关注这灾区的最新情况,伴随着伤亡人数的不断增加,汶川地震的记忆越发明显,不得不感叹,回忆总是惊人的相似,但这样的痛楚却是不希望的。

对于现在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对汶川地震的记忆几乎为零,平日从人们的诉说中或多或少了解一些,但并不直观,而这次他们应该会记住,他们也必须记住,至少他们应该从电视中,从大人的反应中知道这是一场灾难,很多人为此丢掉了性命,而他们要做的是,学会保护自己,关爱他人。

刚刚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话:在欧美发达国家,最宏伟的建筑主要是教堂,因为那里存放着他们的信仰——博爱、自由、平等;在日本,最奢华的建筑主要是学校,因为那里存放着他们的信仰——知识、技术、进取;在中国,最宏伟的建筑主要是政府大楼、银行,因为那里存放着他们的信仰——金钱、权力、傲慢。您,最宏伟的建筑是自己健康的身躯——因为您的生命、思想、情感存放在那里!请注意珍惜并保护好您的建筑!前两点暂且不论,就第三点而言,或许在某种层面上来说是对的,但是却不能以偏概全,而我最想说的是第四点,确实如此,正如我那天在班级拓展活动现场给孩子们说的那句话“生命,是我们应该维护的最高尊严”,危难时刻,学会保护自己就是最大的贡献,只有保护好了自己才有能力,才有机会保护他人。

大灾有大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可以预见,在这场灾难的面前,我们又将见证人性的真善美与假丑恶,我们又将看到无数感人至深,无数潸然泪下的场景,无论如何,我们只有坚强的去面对。我还记得温总理汶川大地震时在北川中学写下的那四个大字“多难兴邦”,H7N9正在东部肆虐,西部又遇天灾。短短的五年时间,四川经历了两次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地震灾害,四川人民苦难之极,无以复加,但正是如此,我们更要坚强,奋进,就像孩子们即将背的那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篇短文我之所以取名叫《谷雨祭》,是想故意避开地震的字眼,今天刚好是谷雨时节,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这应该是普通老百姓值得高兴的事情,殊不知,这天大难降临,生命陨落。

很多年以后,我们一起,忆谷雨,最不该忆地震。




地址:成都高新区锦尚西二路299号    后台管理

主办: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与成都市永风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制作

备案号:蜀ICP备15031274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1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