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北京不去长城会有遗憾,来杭州不去西湖必定是遗憾。 沐浴着夕阳,我一个人坐上了去西湖的公交车。
虽然很多人都不屑的告诉我:“西湖不过就是一个湖而已!”但相信眼见为实的我,是愿意去体验一把的。
同事们曾与我玩笑,说来杭州是不是会碰上“许仙”?早就过了期待“许仙”的年龄了。只是,现在我的角度就是一个欣赏大自然的人而已。
杭州的公交车与成都的公交车的最大不同,并不是车型不同,在我看来,乃是到站的提示音不同。成都的有这句——“车辆起步,请拉好扶手,前方到站XX站。请主动为老、弱、病、残、孕让座,请不要向窗外抛洒杂物,城乡环境,共建共享。”,而杭州的:“前方到站XX站,可以换乘XX路车。”在车辆转弯的时候,会有提示音:“车辆转弯,请拉好扶手!”成都的“让座与环保提示”让我很有羞愧感,杭州的“换乘与转弯提示”让我很有亲切感。
似乎扯远了,所以还是说西湖吧!
去的时候,曾经想的是要沿着西湖走一圈,在涌金广场向一个保镖类的人打听说沿湖行走一圈要走一天,他还说观光车都要开两个多小时。不相信的我继续向一个老奶奶打听,结果老奶奶告诉我说沿湖走要两个多小时,观光车一个多小时吧!
听谁的呢?
天色渐暗,贸然的一个人沿湖走完有些不现实。所以边走边等待观光车,等了好几辆都说下班了,就在绝望的时候,来了一辆车,还有座位。说40元钱走一圈。40就40,只怕没有机会。从司机口中得知,沿湖共长13.5公里,这样一想走两个多小时也就差不多。
听说杭州是个爱情之都,也是个浪漫之都,也是离婚率最低的城市,更是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这么多的形容词,哪一个都让人心动。所以,我在考量,为何呢?
就因为许仙与白娘子?还因为一代名妓苏小小与阮郁?我不能下结论。倒是众多游客中,情侣的的确居多,沿湖而坐,旁人都不敢经过。再加上夕阳斜照,杨柳拂堤。
车行一路,司机还兼了导游的身份。所以边欣赏,边听介绍。
远远望见雷峰塔,那篇《论“雷峰塔”的倒掉》还记得清清楚楚。只是一直不明白,雷锋这个做好事不留名的人,怎么与恶势力扯上了关系?
实在记不起那些有历史典故的地名。穿过好几座桥,游人三三两两,在西湖边上漫步,那份悠闲,我很羡慕。
看到外国朋友感觉正常,看到僧人也会感觉正常。这样的环境,谁都喜欢。
我很相信我自己一路都是带着微笑的。
我承认,我真的醉了。
醉在香甜的空气里。因为空气几乎是甜丝丝的,一会是花的芬芳,一会是叶的清香,一会是草的清冽,让我的鼻子来了一个“SPA”,直入心扉。
醉在柔柔的春风里。空气香甜,赋予了风的美好。感谢这柔柔的春风,正是一种抚摸的感觉,轻拂脸颊,多么美妙。
醉在清澈的湖水里。湖水清清,碧波荡漾。偶有船只漂过,涟漪映着夕阳,点点金光,美不胜收。
醉在迷人的夜色里。夜的降临,给西湖更增添一种静谧的美。远处雷峰塔金光闪闪,沿湖白的黄的灯光交相辉映,一面是静默的黛绿色的山,一面是霓虹灯闪烁的不夜城,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醉在美妙的音乐喷泉里。喷泉随着音乐起伏,跌宕,旋转,呼应,更有激光渲染,听觉与视觉的完美结合,令我迷醉。
知道并不缺乏我这一篇赞美西湖的蹩脚的文字。但是我其实也在表达我自己。
欣赏完音乐喷泉之后,我选择步行回到起点的地方。
平生与水接触甚少的我,还是有些怕这没有栏杆的西湖,将我失足。可是,偌大一个西湖,有栏杆的地方屈指可数。就是断桥也是没有的。不过,断桥不断,孤山路不孤,所以,那些好听的名字背后故事缠绵悱恻,都只代表着那时那人那景。对于一个不愿失足的人,又怎么会呢?
路边有狂热的卡卡,也有江南的歌唱。湖边,烛光晚餐,只有有闲情逸致的人才会享受!
终于走到起点,第二轮音乐喷泉又开启。默默念着那些草,那些花儿,那些树,那些水,那些喷泉,又坐上了回程的公交车。
直到现在,回味起来,嘴角仍是一丝笑意。平素太深沉的我,是应该叫如西湖这样的大自然多开导开导的。
我相信,这绝对是西湖的功劳。
如果有人问我,西湖怎么样?我肯定不会告诉他西湖就是一个湖那么简单,我要告诉他,西湖并不是一个湖。
西湖不是湖,是醉。
谨记于此,以示恋上。
【写于2013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