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继续“坐拥书城”
——2018年下期桐下读吧第一次分享会

越过夏的炎热,秋意渐浓。
2018年9月6日下午4点30分,本学期第一次桐下读吧分享会如期举行,分享的主题是“最近读书分享”。

白芳老师分享的书是《奶蜜盐》,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谈到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为什么父母不能缺失,缺失了又会有哪些危害,结合书中给的建议又谈到了作为一年级的家长,孩子回家时可以有三问:一是:今天在学校里过得怎么样啊?二是:有什么开心的事可以告诉爸爸妈妈的吗?三是:有没有需要爸爸妈妈帮助的?通过这三个问题不仅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进一步加深了和孩子的情感。

潘成巧老师分享的是《家有小学生》,她的孩子今年刚好上幼儿园,潘老师想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便问:“宝贝,你们今天在幼儿园都干了什么呀?”她儿子便唱了起来“大个子,二胖子,你睡了,他睡了,大家都睡了”原来这是幼儿园老师哄孩子们睡觉时唱的歌呀!孩子不会说但是他也有他自己的表达方式。
廖敏老师分享的是汪曾祺老师的《淡是最浓的人生滋味》,作者说:“我只能写我熟悉的平平常常的人和事”,看似平淡却不平淡。

任双燕老师分享的是《谢谢你迟到》,这是一本经济学者写的书,和我们平时读的和教育相关的书籍完全不一样,属于另一个领域,瞬间吸引了大家的注意,看来跨界阅读迫在眉睫啊!
这学期新加入的袁霞老师和我们分享了她班级中的一个案例,询问到应该推荐什么书可以帮助她解决此类事情呢,大家各抒己见,给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

欧小丽老师分享的是《水知道答案》,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好好说话。如果你对着水说好听的话,它呈现出来的图形就会非常美丽;如果你对着米饭说好听的话,它就会延迟腐坏;那如果孩子们对着自己说我一定会好好学习,那是不是也会获得好成绩呢?她还分享了《哈扎拉尔的微笑》这本书,虽然比较薄,但每读一句,却需要停顿思考很久,将本书读厚,有自己的思考才会有收获。
其实老师们在暑假都读了不少的书,也听了一些相关音频,收获颇丰。

最后白芳老师问大家: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大家都有着自己不同的想法,也许最直接的理由就是——打发时间。如果要有一个稍微高大上的理由,也许是为了让我们安顿好自己,仅此而已。
近两个小时的分享,大家还觉得意犹未尽,“坐拥书城”的感觉油然而生。期待下一次的主题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