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日,成都市高新区一行60人在大巴车的停停走走中来到光明小学,在此后参观听课的一个多小时里,两个名词一直在我脑海中萦绕:宁静、自信。下面是我见到的那个片段:
1.无声的“太极”
进入校门时,有5个同学跟着体育老师在学习太极,3个小孩在自己练习,教师一旁轻声指导,另外一个小孩在教他的同学动作要领,同样轻声细语。我们的到来让本身不宽敞的校门口显得有点拥挤,但是并没有影响到他们的教学,一切显得不急不缓。
2.有“理”不在声高
光明小学接待老师领着我们从教室外走廊走过,看到每一个教室门口有一个古典的牌子上面写着“韵苑”“黑白”“墨趣”等等,老师介绍那些都是音乐教室、围棋教室、书法教室……家长和学生共同推出的名字。介绍老师声音不大,我们得紧跟其后,屏住呼吸地听,感觉不到上课的声音,是教室隔音太好?忍不住从教室后门的玻璃外里瞧,孩子们做得很端正,桌椅板凳很整齐,讨论、读书都轻声细语,好像怕惊扰了旁边的同学,看一下门口的牌子,哦“一年级”。知道我们要参观么?有几个孩子看了我们一眼,就转过去了。人而已,没有什么稀奇。呵呵……穿过走廊来到“四合院”的另一面,四层的古典式建筑,外面的空调罩全是十二生肖的红色铁艺,下面是全塑胶的操场,但是并不大,操场有一个班在上体育课,好像在做50米短跑测试,加油的女生攥着拳头为同学加油,表情紧张,声音却不高。一个班的体育课感觉只有几个人在上,囔囔声去哪儿了?见到一个三年级班级之上语文课,好样的,看他们怎么上语文。凑近一看是在评奖试卷,老师刚刚说到:“有些同学写‘受益匪浅’写成了受益肥浅,你受益很肥啊,多肥?”学生随即发出笑声,奇怪的是全班四十多人笑声也那么淑女,而且也持续了2秒左右,更多的只是面带微笑,孩子们都看着自己的试卷,或齐声说答案或举手回答,老师没有干预纪律,因为老师开口讲话,学生自动收声了,嘿,真是训练有素。也许他们开始明白了一个道理“有理不在声高”。
3. “找规律”我能行
进入他们的会议厅,有一堂数学展示课,一年级下册的“找规律”。舞台上摆了四排座位,一排做十个,明显有点挤,我数了一下,好像有46个。统一地他们都将手放在膝盖上,挺直了腰杆,扬起头看着老师。整堂课老师不急不缓层层深入,从头到尾显得井然有序。课堂就三种学习方式:自主思考、单独汇报、同桌交流。这几乎在每一个课堂上都会用到的几种学习方式。反思自己的课堂,他们的课堂有了更多的学习地方:每一次自主思考时,孩子们都低头看着自己的课本,拿着铅笔写写画画,这个时候没有讨论没有交头接耳,完成后将笔放入铅笔袋,手放膝盖做好;当老师抽到某个孩子时,学生首先军姿站立,说声“谢谢X老师给我这次发言机会”,声音洪亮,口齿清楚,原来这里孩子的声音也是可以这样响亮的;当老师说同桌商量一下时,他们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课堂显得不急不躁,让听课的人都觉得讨论环节也变得“舒服”起来。下课后,孩子们默默地收拾自己的书本文具,没有一个孩子说话,有个小朋友文具盒掉到了地上,她弯腰捡起,跟在了同学的后面,一言不发地出去了。
4.“优雅”的铃声
参观听课前后持续了一个班小时左右,期间和该校老师站在操场聊了很久,但是我却没有听到上下课铃声,每个教师自动依时间下课么?疑惑之极,终于按捺不住提出了问题,该校老师微微一笑说到:“我们学校的铃声本来很小,你不太熟悉也许就听不到吧。”也许这样的声音早已内化为师生心灵的声音,它只需要窃窃私语,大家就接受它传递的信息了。
即将离开光明小学,这里的孩子自信阳光的笑容,得体优雅的礼仪,尊师重道的修养让我忍不住感叹,他们并不是完美,但是这样的状态却让我不得不对他们竖起大拇指,到底是如何做的?该校老师简单说了这样一段话:一年级入学前三天是常规训练时间,这几天不安排课程,(和我们学校一样,我们学校时间更长,为一周),一个年级统一出常规训练方案,根据各班情况进行微型调整,班主任和各科老师统一训练常规,这三天每一位该班的老师都要与孩子进行沟通,讲清课堂要求,对孩子的各方面常规进行训练。年级之间具有连续性,比如课堂发言低段孩子会说:“谢谢X老师给我这次发言机会”,中段回答完问题后会说“我想请XX同学进行补充”等等。人人皆是教育者,而不是某一位班主任的事情。
回想起光明小学的会议室挂着横幅:“光明,我能行;我能行,光明。”接待老师解释说这是光明小学的办学理念,他们有八句话:“相信自己能行,才会能行;别人说我行,努力才能行;你在这点行,自己在那点行;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争取全面行,创造才最行。”他们在每一次活动,每一次教学,每一个细节中每一个教育者都在渗透“我能行”的自信教育,让每一个学生懂礼仪、能自信,让阳光洒进每一个孩子的心里。回想起刚刚“偷看”的那几个班级,想起公开课上的孩子们自信洪亮的声音,看到他们每一个挺胸抬头站起来的学生,也许自信早已植入他们心里。
短短一个多小时而已,带着很多的思考我们原路返回,这时候有个班级开始放学了,孩子们排成两列,老师带头整齐地走出校门,看到我们孩子微笑着说“老师你好”,有的还挥挥手,显得很开心,看着他们挺胸抬头的样子,我都忍不住直了直腰轻声“回礼”。
在宁静中思考万千,在自我肯定中更加自信。“宁静致远”,愿聪颖的孩子们都能在静静思考中开出智慧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