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微信公众号

电影《焦裕禄》观后感——邓鹭

作者:董洪勇    点击数:3880

焦裕禄,他的名字是熟悉的,但是他的事迹是陌生的,让我具体说出焦裕禄做了什么,为什么得到人们的肯定,真说不出个一二三。即使对最近大肆宣扬弘扬焦裕禄精神,而对他产生了一点好奇,我也不会选择去看他的电影,去认真了解他的生平。而今天才坐下来静静的看完了这部电影,说实话,我真的感动了。

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道德情操,这是后人对焦裕禄的评价。电影一开始是倒叙,1966年2月,焦裕禄埋葬黄河故道,这是他的遗愿,活着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1962年12月来到当时内涝、风沙、盐碱“三害”肆虐的兰考担任县委书记,在这只能依靠国家救济的贫困县,焦裕禄他深入基层,亲自下乡、带着县里干部到火车站,看看饥荒带来的是本地人民蜂拥般的离开,故道难离,为什么人们拖家带口的逃离?在下乡的路上,遇到一农民因饥荒偷红薯被打,他制止了,农民跪下感谢青天大老爷,焦裕禄说是我们工作没做好,难能可贵的自省精神,试问多少人能做到?当大学生小魏要离开农园,焦裕禄赶到了火车站,本以为他是要说些挽留的话留下小魏,而他确是送了小魏一把黄土,让他回去后别忘了研究那土质,改变兰考,只字未提你不要走,厉害,攻心为上。冒着大雨,冒着风沙,带着肝痛,亲自走一遍,就像馍要自己咀嚼才有味道,焦裕禄奉行的就是实践是群众路线,与县委第二书记老吴形成鲜明对比,一心为人,所以他才会在可能被组织处罚的时候,一群人在屋外请求,在要离开去治病的时候一群人围着送行。这是一部教育片,不可置否,他有教育的意义,是做人民好儿子,干部好榜样,还是明哲保身,无所作为,群众总能判别清楚。现在的党员干部,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像他这样呢,不能做到,就没有资格说这电影假大空,他所展现的正是现在所需要的。你期望现在党员,现在为官的能像焦裕禄一样一心为民,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盼,从严上要求,向实处着力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即使是歌功颂德即使是洗脑抑或是放大了他的功绩,他存在也有的意义了。当看到焦裕禄在兰考工作了一年多便离开去治病了,我也有疑惑,毕竟觉得应该是一生都献给兰考才被人传颂,但是他只是一年多。 同事说,他想起一句话,雷锋做好事不留名,他都写在日记上了。不知道是谁说的一句话,现在已经被人们当成玩笑来说了,我只是觉得有写过日记的人应该知道日记,很多人多都是用来记录一天发生的事情亦或是情绪感受,雷锋做好事的时候会想到自己年轻就会逝世么,会因为会被传颂而做好事么,换做你即使抱着这样的目的,你会像他一样做么?不是想批斗或维护什么,只是想说存在即有意义。大家结合现今社会上的许多现象纷纷发表看法,“心系群众、知难而进、勇于担当、淡泊名利、艰苦朴素”,在这些由衷赞誉的同时,一些感叹也随之而来:为什么在生活条件如此优越的今天,象焦书记这样一心为公的干部反而不多见了呢?我想,绝大多数干部干工作的初衷也如同焦裕禄一样,是为了对得起自己的岗位、对得起自己的群众、为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可是为什么都做不到象焦裕禄那样深入人心呢?我想,既不是所谓的“时势造英雄”,也不是工作热情不高,只是缺乏那种与群众水乳交融的情感。“这大雪封门的时候,咱们当干部的,不能坐在家里围着炉子喝热茶,要心里想着群众,他们生活的咋样?缺不缺吃?短不短烧?有没有棉影片结束,衣穿?过年能不能吃顿饺子?庄稼和牲口都咋样了”,一个干部,如果他的心里时时刻刻装的都是这些看似琐屑的小事,他和群众的心距离就是最小的时候。检验一个干部政绩和威望的不是满篇珠玑的工作报告,不是刻于碑石的颂扬,是群众的口、群众的心。

虽然说,这部电影也有许多浮夸之处,但感情确实是真挚的,演员李建雪的表演也是堪称精湛,把焦裕禄的公仆形象表演得淋漓尽致。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像如此感人肺腑的事迹越来越少,但是共产党员为祖国建设的心是没有改变的,我们要踏踏实实做好自己岗位的每一件事,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发扬焦裕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向困难低头,不断开拓进取,在任何环境下,都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用的人。




地址:成都高新区锦尚西二路299号    后台管理

主办: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与成都市永风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制作

备案号:蜀ICP备15031274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1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