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微信公众号

观电影《周恩来》的启发——曹娟

作者:曹娟    点击数:3891

学校二楼的小会议室,全体党员、行政、骨干老师们聚集一室,观看《周恩来》,屏幕虽不大,但大家聚精会神。

影片开头讲述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河北的革命老区——邯郸武安伯延,周总理去调查当时盛行的公社大锅饭一事,电影中的公社一把手,说的最多的几句话竟然是“不能让周总理,让毛主席跟着上火,他们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们什么灾害没见过,最后不都挺了过来......”当时,我觉得这个坚持不愿说假话的人宁愿违心粉饰太平,提前关人、嘱咐大家注意说话,一切善意隐瞒就是怕领导担忧。

电影中,两个关键人物,一把手的老爹和唱“落子”戏的老奶奶,形象地表现了当时年代老革命对党的无比热爱和拥护,他们衷心拥护党的战士,尽心尽力为党做事。老爹知道被骗时棒打儿子,见总理时泪流满面,老奶奶不惜女扮男装唱“落子”犒劳战士们,又在古稀之年卖掉寿材换面,为总理做最拿手的拽面吃。以现代社会的眼光看当时的情形,很多人可能会说他们傻。可是这样一个鞠躬尽瘁的领导人,他可以身体不好的情况下仍每天工作到深夜;可以无所顾忌下地插地瓜秧,边干活儿边自嘲;可以与比自己大一岁的老哥哥拉家常,仔细询问单独做饭缘由和大食堂的弊端;可以坚定地收回迈到屋里的一只脚,不享受干部为他准备的肉,而是和大家一起喝粥,吃会导致肠胃不通的窝头;可以充分尊重四个孩子的爸爸二廷的意见,放弃抚养最小孩子的想法......遇上了,谁不会感动,不会心疼,不会对他倾诉衷肠,不会在总理走时痛哭挽留?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总理和邓大姐以身作则,他们同吃一锅饭,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吃了拽面后,他们安排把老奶奶的寿材择日送回,花自己的钱办事,不沾群众的光,这是为官清廉的表率。在群众中间,总理在雨夜给大家熬糖水,邓大姐与汪老师一起粘书,画画补充教材,还准备给他邮寄药品和书籍,做好妇女工作,这是尽职尽责的表率。在群众中间,一把手眼中的“刺头”说了实话后,几个占用公粮的干部集体低头磕桌子的镜头,让人忍俊不禁又唏嘘不已,总理最后安排从严处理,群众不满意的还要撤出领导班子,还群众透明公道,这是以身作则,不包庇干部的表率。

当下,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这个电影做了很好的阐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了实地调研,总理才去基层倾听民众的心声,也正是多方了解,深入群众,才听到了粉饰之外的真正心声,知道了大锅饭的弊端,最后总理对全村人讲话,转达毛主席指示,由大家自己决定,最后解散大食堂。

周恩来总理的四个昼夜,到最后总理离开时,全村人流泪送行,打出横幅请总理再去。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天,总理却深入浅出,带走了详尽的调查报告,留下了对群众的关怀与鼓励,更树立了光辉正气的形象。我们每个观影人都应该从中领悟精髓,深刻领会“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真正含义,解决“四风”问题,在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中,在自己岗位上,在社会立足上,在思想根源上,随时都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泡小(天府) 曹娟




地址:成都高新区锦尚西二路299号    后台管理

主办: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与成都市永风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制作

备案号:蜀ICP备15031274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1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