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微信公众号

观《三傻大闹宝莱坞》心得体会——徐媛

作者:徐媛    点击数:3597

看完《三傻大闹宝莱坞》,在幽默而富有寓意的故事中,我从中体会到了该如何面对生活,同时作为老师,我也在反思教育如何培养人。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理想和目标,很多人由于家庭等外在因素而不敢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就像在已画好的圈儿中生活。我们要敢于做自己想做的,摆脱掉恐惧,大胆的去挑战自己应该做而一直没有勇气做的事。只要你大胆的迈出第一步,做一次,就会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难,我们要努力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生命的本质在于追求快乐。”而一个人快不快乐完全是由他自己的心态决定的。遇到问题,告诉自己“一切安好”,用一种平和心态去面对生活的不如意和坎坷。解决不了问题,也可以给人解决问题的勇气。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有助于我们在生活中乐观的面对生活,快乐将成为人生的主旋律。“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我们不能功利地生活,要要遵循内心对自由的召唤和对优秀的渴望!抛开虚假的生活方式,放下对生活的恐惧,不论发生什么,只要对自己说:“一切安好”,珍惜现在,重视朴素的、踏实的生活体验和感受!

《三傻大闹宝莱坞》片中场面充满幽默感﹐如描写穷学生的家庭、学生对重利的同学及教授的作弄﹐都是笑中有泪、充满人情味。片中一段众多学生在校救教授女儿生孩子的情节惊险而不失幽默﹐表现了少年人的创意。最后一幕,Rancho在穷乡僻壤起学校去教小孩天然工程学。但不要以为这就是纯粹的喜剧片,影片抨击的是印度的应试教育,把青年学生自杀问题严重、扼杀年轻人的创意以及贫穷问题和社会发达令人与人之间为前途问题而成为奴隶的实况反应出来。剧中的院长,总是教育学生们:生活是场比赛,当不了第一名就只能被人践踏。这样的教育方式培养下,像Rancho那样有创新思想的人总是受到抑制。影片多次描述院长边由专人刮胡子、边听歌剧午睡的一幕,配合着两个学生的自杀,而他却无动于衷,对这个体制的讽刺达到了顶峰。这些让我联想到我们国家现行教育体制中的一些现象,其实和印度有些相似:分数决定一切,创新受到各种思想和体制限制;崇拜权威;根据“钱”途决定事业而并非个人兴趣;成功的标志是财富和地位。但这些都不是教育对真正人的培养。在不久前看到的一部网上视频中,一位22岁黑社会青年在接受改造之后,希望开始新的人生,在不断反思和悔过中,他痛苦地质问“教育,为什么只教学历,不教道德?”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一味推卸我们的责任,不能一味地诉说自己的无奈,而要思考,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是否把道德、品质等更深层、更本真的东西忘却了?如果我们都已经成为功利的一员,那么我们的学生又终会成为怎样的人?很多时候,我们关注分数、关注知识内容、关注教学进度,忙忙慌慌地教学着,工作着,或许,真的应该静下心来,放慢我们的脚步,带着学生一起,感受善良勇敢,感悟纯洁本真。

2014.4




地址:成都高新区锦尚西二路299号    后台管理

主办: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与成都市永风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制作

备案号:蜀ICP备15031274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1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