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为了让群众受益
—— 宁超群党性的自省材料
成都泡小天府 宁超群
在此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在学校党支部的统一组织下,我认真学习了中央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有关内容,深刻体会到在新形势下,学习、实践党的群众路线对于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和促进教师队伍良性发展的重要意义。
2011年,我从南充市仪陇县实验小学来到成都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与我而言,不仅仅是工作环境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的变化。教师是有编制的工作,但绝不是吃国家饭,混天天的行当。工作近20年,我对自己的要求始终没有改变:教育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公平公正的教育。我觉得自己的教育理念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是契合的,是默契的。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把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系统地运用到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是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紧紧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三大作风之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努力做好群众工作是每一个领导干部的基本功,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工程。我认真学习了学校下发的各种书籍,认真反省,觉得自己需要学习和前进的地方还有很多,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以人为本的观念不强,服务意识有待提高。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就是要全心全意为教师和学生服务,但是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总是报着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态度,觉得干好本职工作就行了。
发展意识不强,缺乏进取精神。发展,就是不能停留在原有水平上,就是要不断的进步,不断的提高,不断的进取。但是实际工作中却没有做到这一点,比如,语文教学,总觉得考个好成绩就行了,却忽视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往往只考虑到了自己的学科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往往只考虑到自己所带班级的发展而忽视了学校是一个整体。
缺乏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精神。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对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研究不够,思想保守,缺乏大胆创新精神,即使有了新的想法也不愿和大家共同讨论,更不愿大胆实施。害怕失败,不敢尝试,缺乏敢闯敢干的开拓精神。对于学校交给的工作,也没有积极主动地想一些更好的办法,总是怕出问题,怕找麻烦,事事求稳妥,工作方法陈旧,难以取得突破。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首先、思想认识不到位。平时总是忙于业务,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围着教学工作打转转,忽视了思想学习和政治理论学习。学习领会党的先进理论不够深入,流于肤浅,思想认识落后于实际需要。
其次、党性修养不够,贯彻不力。对于党的相关要求大都流于学习领会阶段,在实践中贯彻不到位,口号喊得多,实际落实少。
第三、不善于反思总结。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善于总结和反思,缺乏大胆探索新方法,新途径的精神和打破常规追求新成绩的勇气。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加强学习,树立服务意识。
用党的先进思想指导自己的行动,将学校、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作为个人的发展需要。同时,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走进学生,认真备课,上课、搞好作业评改、学生辅导、单元测查和质量分析。将主要精力放在学生的发展上。
二、立足课堂,树立质量意识。
教育发展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发展体现在课堂。教师要狠抓课堂效益,牢固树立教学质量意识,通过狠抓教学六认真为突破口,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三、服务学校发展,树立全局观念。
学校是教师创造成绩,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平台,只有学校发展了,教师才有一个稳定健康的发展空间,没有学校的发展就没有教师的成长。尤其是绩效工资落实以后,学校中的各种矛盾更加尖锐,党员教师必须以学校发展大局为重,服务学校的长远发展。
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应该牢记宗旨,树立服务意识和科学发展意识,从而实现各项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