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兴趣点,训练学生“思维力”
泡小天府 王瑛
【案例一:猜字游戏】
今天带孩子们学了一堂识字课——利用声旁猜字。带孩子们总结出这种识字方法:1、找母体字2、根据母体字读音猜字3、当不能确定时,查字典验证。于是,利用写字课时间,我带孩子们进行了简单的猜字游戏。
片段一:
师:猜猜看,“苍耳”的“苍”字怎么写?
陈框泽:“苍耳”是一种植物,所以,“苍耳”的“苍”应该是“草字头”。
师:还有一部分呢?
陈框泽:“苍”发”ang”的读音,所以,它的声旁应该是“仓”,这个字就应该写成“苍”。
片段二:
师:厨师会做一道菜,“炝炒莲花白”,但是他不会写“炝”,请你帮他猜猜,怎么写这个字?
朱修成:“炝炒”肯定有烟,喉咙不舒服,会咳嗽,所以是“口字旁”,母体字是“仓”,所以是“呛”。
师:有不同意见吗?
杨荣泰:“炝炒”应该与“火”有关,所以会是“火字旁”,“炝”有”ang”的音,母体字应该是“仓”。所以,这个字应该这样写“炝”。
师:你们觉得谁对?
(一半人赞成朱修成,一半人赞成杨荣泰)
师:当我们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怎么办?
生:(查字典验证)
(查字典后,由于读音相同,孩子们意见还是不统一)
师:读音相同时,你们就得去查查这两个字的意思。
(生查字典)
生1:“呛”有刺激性的气体使鼻子、嗓子不舒服。
生2:“炝”油锅热后,把主菜前后放入葱等急炒一下。
生齐说:“炝炒”的”炝”是“火字旁的炝”。
【反思:】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高效的语文课堂关键就在于多角度、多层面挖掘教材的趣味信息,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关注学生兴趣点的目的是训练学生“思维力”。
语文课也强调逻辑性,以便有意识的影响学生的逻辑思维。教材中包含着许多思维因素,可直接用来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发掘教材中有利于提高语言水平和发展儿童思维的因素。语文教学中,很多新知识的掌握需要学生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而学生的推理往往又不合逻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指出学生推理中的错误,并把正确的推理方法教给他们,从而使学生逐步掌握逻辑推理的学习方法。要努力沟通已有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让学生懂得运用已有知识去判断、推理,掌握新知识,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学习的目的。
【案例:《魔语瓶》片段】
师:小老鼠想变成什么?请把它的想法用横线勾画下来,并认真地读一读。
(生自主学习)
师:读了这些句子后,你有什么发现?思考后和同桌交流。
生1:我发现前半句说这种动物的优点,后半句说这种动物的缺点。
生2:连接优点和缺点的词语是“可是、不过……哦,不行”。
(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师:如果你是小老鼠,你想变成什么?请照着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
易熙沅:哇!变条大鳄鱼不错,又威武又雄壮。不过,鳄鱼生活在沼泽地里,成天在沼泽里爬来爬去,一身弄得脏兮兮的,我可不干!
陈框泽:哈哈!还是变熊猫不错,它是中国的国宝,待遇多高啊,可以享福啰!哎呀,不好不好!它睡眠严重不足,有那么深的黑眼圈儿,太丑了!
张涵婷:变成老鹰吧!它可以在天空自由翱翔,想到哪儿就到哪儿,多自由呀!但是,它总是独来独往,没什么朋友,太孤独了,不行不行!
钟艾琳:当小猫不错,人们觉得他温顺可爱,哦,不行,他是我的天敌,还要吃我的同伴呢,多残忍。多恶心呀!
(……22个孩子发言……)
【反思:】
好的作品总是负载着多方面的任务:《魔语瓶》是一篇孩子们很感兴趣的童话故事,它不仅让孩子们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树立自信,而且教孩子学语言,用语言,还让学生了解了蝴蝶、乌龟、蚂蚁、小鸟和大象的特点、生活习性……
《2011版语文新课标》中提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学科。” 儿童喜欢阅读内容不断重复的读物,但是他们必须成长,学习用丰富的词句表情达意。这篇课文在语言运用上给孩子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让孩子们在讨论的基础上,可以仿写课文中小老鼠的心理活动。真正做到把课文当成例子,用课文教语文,体现语文的工具性。语文课理解是前题,目的是运用。老师要有“语用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特别是低年级,要重视运用的兴趣、愿望,营造会听、爱说、敢问、想写的氛围,让学生有表达的愿望非常重要。
在注重”语用“的同时,重视方法。策略的指导,给学生”金手指“、“打鱼的网”。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达,老师要让位于时间。让位于空间,不能过于强势。要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