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不道的逃班去了若尔盖。印象最深的是草原上的牛羊。悠闲地漫步在草原,低头吃草。偶尔抬头望天,看云卷云舒。没有交流,没有争斗。
给好友发短信,好想知道那些牛偶尔抬头望天的时候在想什么。他们的眼里,云是不是永远触不到的棉花糖?会不会对着云许愿,说悄悄话?一直吃草一直吃草,那四个硕大的胃会不会撑坏?
我想有一个牧场。里面有很多牛儿,我要教他们辨别哪种草更好吃,哪种草早晨吃比较好,哪种草晚上吃比较嫩。还要教他们,除了吃草还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采摘最美丽的花朵送给心爱的姑娘。比如试着用不同的声音哼出不同的“牛歌”,还要编一首族歌,歌词写着“牛哥,牛哥,你真了不得!”,以后人们就再也不会说“对牛弹琴”了。比如把牛粪拉成不一样的形状,蘑菇城堡,南瓜房子,然后在上面撒上鲜花种子,等到春暖花开,躲在蘑菇房子后面捉迷藏,看来若尔盖游玩的人们傻B的尖叫“看,一群鲜花插在牛粪房子上!”。比如偶尔和马兄弟们争争地盘打打无伤大雅的小架……
朋友说,那牛就成了人了。多累啊!
是啊,那样他们吃草就不会再那么细嚼慢咽,也再也没有那么多时间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多累啊!
希望下辈子能做一头若尔盖草原的牛,笑谈花开花落,坐看云卷云舒。
最近网络新四大俗:城里开咖啡馆、辞职去西藏、丽江开客栈、骑行318。无一例外与身体或心灵远行有关。原因是远离喧嚣的都市,让心灵得到释放,为无处安放的青春或者心灵得到归处。
现今大多数的人的梦想都是寻找一处世外桃源,与三五知己,悠闲安逸的生活在一起。主题词是“世外桃源”、“悠闲安逸”。一到假期,朋友圈里无一例外的是晒吃的,晒出游。有时候会想,这些热火朝天的晒吃,晒旅游的80后,70后,在少年时期,梦想是什么?
是的,我们这群任由时光无声送来鱼尾纹正走在人生壮年为生活奔波初尝生活的残酷与现实的无奈忘却了曾经的梦想无比羡慕安逸闲适生活的80后,我们在童年时,2B的有过很牛B的梦想。各种科学家、宇航员、能抓到所有坏人的警察、能教好所有学生的老师、能治好各种疑难杂症的医生……很多很多与吃喝拉撒没有太大关系别人也许不太理解却在特殊领域独自牛B的梦想。
在带着班上孩子看《钱学森》时,惊叹于钱爷爷在被软禁的那五年里,无法与外界联系,没有焦灼的四处打电话倾诉,没有看不到未来的无奈,却是潜下心来,一笔一划的,一个字一个字的,将自己在国外这几年积淀的知识写成一本一本的著作。
现在的我们,如若上班忘记带手机会焦灼万分的我们,那些在闲暇时浏览微博刷微信却嚷着很忙很累的我们,那些年,在我们心中在我们睡梦里曾酝酿只等发酵的梦想,有一部分实现了,比如医生、警察、老师…..这些简单的随处可见的职务。说一部分实现了的原因是,我们只是医生、警察、老师。却不是能抓到所有坏人的警察、能教好所有学生的老师、能治好各种疑难杂症的医生。世事难得圆满,世界上当然不可能有能抓到所有坏人的警察、能教好所有学生的老师、能治好各种疑难杂症的医生。可是,还有多少人,在初步实现了自己梦想的时候,继续如钱爷爷般沉下心,放下杂念,往那条路上前进?
看完《钱学森》,问班上孩子的梦想。小时候的梦想大同小异。依然是各种科学家、宇航员、能抓到所有坏人的警察、能教好所有学生的老师、能治好各种疑难杂症的医生…….
下课的时候,玺量叫住我,“何老师,我的梦想是昆虫学家。”他楞了一下又说,“可是我知道我实现不了,因为昆虫学家需要很多知识,我没有很多知识。”
我愣住了。七岁的孩子,正是对梦想充满期待,晚上做梦净是实现了梦想嘚瑟的笑醒的时候,他却说,“可是,我知道我实现不了。”
老大曾经说,学校就是为孩子实现梦想的地方。此时,我们应该做的是什么?除了给孩子鼓励竖立他的自信之外,我们还能做什么?
为每个孩子规划好梦想,设置“梦工厂”。在每个阶段,每一年,每一学期,每一个月,每一星期,我们能为自己的“梦工厂”添上哪些砖,加上哪些瓦,并为之作出记录以鼓励鞭策自己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为孩子的梦想做出专业的指导,比如要成为植物学家,你需要哪些方面的专业知识,需要看哪一类书籍,这一类书籍中,哪些书更适合他的年纪,同时哪些书上的操作方法值得借鉴。需要动手的时候如何操作,如何记录。
实现孩子的梦想还需要家长的努力,发动家长和我们一起,把孩子的梦想小心翼翼的捧在手上。而不仅仅将食物和水和衣服送到孩子面前。
希望我们的孩子长大了以后,在数着能夹苍蝇的鱼尾纹回忆旧日的时候,能为自己这些年不仅仅是晒吃喝晒出游,努力的一点一滴的为梦想积累而嘴角上扬独自嘚瑟。让他们知道,生活的快乐不仅仅是闲适的享受,满足个体吃喝拉撒的基本愿望。还有,梦想实现过程中的努力,和实现后的成就感。还有远方……
谨以此文,为逃班这种幼稚的行为表示深深忏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