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微信公众号

光头强:寻找便寻见,叩门即开门

——华南师大班主任培训侧记

作者:周强    点击数:4528

(一)寻找自己的紫色奶牛

当蓉城正在感受深秋的冷峻,羊城却依旧充斥着盛夏的气息。这是在欢迎成都的朋友,也是为我们留住夏天的尾巴。在冰与火的交替中,我们开始了广州求学之旅,开始了华师问道之路。

坦白地说,李季教授初看像影片《功夫》中的火云邪神,短小精悍,聪明“绝顶”,发型怪异,表情“凶悍”,一股浓厚的艺术气息让人感觉神龙见头不见尾。但是真正听完我才恍然大悟,其实李教授是笑傲江湖中的风清扬,闲庭信步,坦然自若,引经据典,口若悬河。我想,这就是大师风采,李老师的讲座让我对此次广州之行充满了期待!

正如李教授所言,他没有李镇西的煽情,也没有魏书生的犀利,而是在朴实中引发老师思考。他在讲座中谈到:“中国有500万班主任,那就是有500万种管理风格。寻找个人的特点,寻找自己的紫色奶牛。”紫色奶牛,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语,形象,生动,引发我对班级学生和班级管理的无数的思考和联想:

在我们和谐社(三年级六班),有44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一无二的星星,有的熠熠生辉,有的闪闪发光,有的若隐若现,还有暗淡无光。我曾经说过,要做一个擦星星的人,但是直到今天课堂的那一瞬间才发现,原来还有很多紫色奶牛被我忽视了。我更多的只看到了白色和黑色,对白色奶牛赞美不已,对黑色的头疼不已,但是对紫色奶牛却忘的一干二净!

李教授说,教师影响学生,很大程度靠的是人格魅力。我举双手赞成,或者说这也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一直以来,我的教育信念就是:用人格引领人格,用童心赢得童心。我想,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真实的、立体的、完整人,对于人的教育,归根结底就是人格教育,而人格引领对于这个没有“信仰”的民族而言,显更是得弥足珍贵。

金像奖作品《岁月神偷》中有一句台词:人,总是要信的。我们只有坚信人格的作用,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成长,未来或许才能看到满天繁星,星光闪耀的景象。

寻找属于自己的紫色奶牛,才能寻见内心深处真正的缺失和需求。过好每一个日子,教好每一个孩子,这是教育的使命,更是我的教育信仰。为了明亮那方,为了学生那畔行,加油!

(二)和善而坚定

正面管教,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熟悉的陌生名词,说熟悉,是因为我之前的一位家长(聪妈),也是我现在很好的朋友,她就是成都从事正面管教传播和实践最权威的专家。就在上学期我还专门邀请她到泡小天府二年级给所有家长介绍了正面管教。说是陌生,尽管有这么好的资源,但是我却很少去更多的研究和实践。没有想到这次在广州“遇见”了,这是缘分,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说到和善而坚定,其实今天下午授课的高广芳老师就是典型的“和善而坚定”的形象,典型的属于外柔内刚,既温柔又不原则的人(眼光而已)。下午的课堂以老师参与和体验为主,全班学院积极参与,收获颇丰。我最感兴趣的一个话题是高老师引导大家思考:在教育过程中,您对学生有哪些期待,您想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老师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健康、善良、自信、快乐、有爱心、有公德心、有责任心、接纳自己……”其实这么多品质,没有多人能够全部拥有,更多的只是我们作为旁观者美好的愿望罢了。但是我从中联想到了我们班的班训: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快乐!不管以后孩子们在世界的哪个角落,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处于社会的哪个阶层,但是只要他记住“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快乐”这句话,并且将它践行到自己生活中的每一天,那么他这一生也就足够了。

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快乐——只要他有这样的出发点和信念,他一定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与人为善的人,一个受欢迎的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做人如此,不管他是国家领导,社会精英,又或者是建筑工人,餐馆小工,他都值得我们骄傲与自豪。

和善而坚定,以一种平等、尊重的态度与儿童进行交流,同时又不迁就,不纵容,不失原则,这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我们追求的方向!期待明天的正面管教第二季!

(三)启能之行,启蒙之旅

对于本次广州之行,如果非要用“震撼人心”来形容,不是著作等身的知名教授,不是世界闻名的“小蛮腰”,也不是小资情调的珠江夜景,更不是激情火爆的广州德比(恒大对富力)……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启能之行,它带给我的震撼,我的思考,将久久萦绕心间!

启能,就字面意思而言,应该是启发能力,启迪智慧的意思,顾名思义就是要充分挖掘每一个孩子的能力,让他们更好的发展。如果说这些话出现在普通学校也就罢了,但是当今天这两个字出现在了广州珠海区启能学校时,我才真正关注和思考这两个字的内涵。

如果说我们普通学校的孩子需要启迪智慧,需要培养能力,那特殊学校的孩子更是如此,应该说他们更需要。他们连最基本的生活都不能自理,还谈什么发展,什么未来。所以,他们在启能就是学会稳稳地走路,静静地休息,乖乖地吃饭,好好地上厕所……做到了这些,也就是真正做到了“启能”。

人们都说上帝给你关了一扇门,就将为你打开一扇窗,对于启能学校的孩子来说,他们的门在他出生的那天起就关上了。现在他们需要打开一扇窗,为了这扇窗,老师们做了太多太多!

正如李校长和朱老师在汇报中谈到的,他们的做得是根的事业。感谢有这群“星爸”、“星妈”,从一年级到九年级,每天和孩子们吃喝拉撒在一起,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许多爱心,需要智慧,更需要甘于清贫,乐于奉献,最需要的是坚守和执着!毫不夸张地说,你们从事的才是阳光下最灿烂的职业,你们才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比起你们,我们所面对的孩子是多么的幸福,我们的工作环境又是多么的优越,我们为孩子、为教育所做得一切都是如此的微不足道。

每个孩子的启蒙之路各不相同,而启能的孩子显得尤为特别,他们的启蒙之路有点心酸,有点不甘,但是每一个孩子都需要成长,每一个孩子都渴望精彩。照顾好这些特殊儿童,这是一个社会良知的体现,这是教育公平的表现,在这里,孩子们需要的不是金钱,不是怜悯,知识,他们更多的是需要快乐,接纳以及平等,是像阿甘这样成长!

红棉似火,启能如花。浪漫总是过于短暂,美好又不便言说,只有平凡和朴实才是永恒的。一直以来,我都说自己的职业是擦星星的工作,现在我真得觉得自己不配这个词语,从今天起,这个词语应该专属特教老师的名词。感谢每一个“星爸”,“星妈”,为每一个擦星星的人致敬,希望你们好人一生平安!

(四)理藏于字,佛生智慧

“佛、智、石、壤、茶、道、绿、水、远、风、福、安”,十二个汉字,十二种境界,罗易老师送给了我们这十二个意境深刻的字,每个字的背后都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每个字的背后,都是一次灵魂的洗礼,都是一次教育的深度思考。

佛法是什么?佛法就是智悲,智慧与大悲。佛心生慧心,佛法出办法。佛法,强调奉献与智慧。佛不是神而是人,只要我们都有一颗慧心,懂得奉献,我们都是佛,我们每个老师都是一尊尊形态各异的佛,用自己的智慧去普度众生,这里的生指的是学生。我们怀揣智慧,尊重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以豁达的胸怀去包容每个学生的缺陷与不足,平等地用智慧去“度化”众“生”,让每个学生因你而出彩。每个自我都是永恒的,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借鉴菩提之精神,在处理问题中产生新的觉悟与智慧,不断地去成就每个“他我”,成就每个永恒,最终成就每个“自我”。

萨特说:我们是暂时的,我是永恒的。所以要尊重每一个自我,所以有的家长很刁,因为他们把自我放得很大。要承认矛,但不要盾。他又说:世界的中心,在每一个人的脚下,因为每个人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世界。每个人的脚下都是世界的中心,所以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所以我们普渡众生也是在普渡世界。佛说:烦恼皆菩提。我们遇到了烦恼呢,就需要我们去解决,知道了怎样去解决,这是觉悟,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于是就产生了智慧。没有烦恼就没有发明创造,有了烦恼,就会有解决烦恼的办法,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你就成了专家。佛又说:立地成佛。我们理解为马上成佛的意思,人之初,性本善,有善就是有佛,所以人生来就是有佛的。回归本心,本心有善。得道之人,每次要求学生一项,慢慢的累积就成了完美的人。佛是有阶段的,你得让他先做个小罗汉,再做大罗汉…….我们改学生的作业,每次可不可以以一个核心为点,反复,最后慢慢的积累就成了个完美的。如写作文,开始练开门见山(就是每次第一段见题目的字),每次批改只改这个,然后滚动扩大;接下来用两句话对这个题解题,每次批改只看这个,然后滚动扩大;下一次再换要求,然后滚动扩大……。佛再说:我们要慈悲。慈,给予幸福;悲,拔出痛苦。 人生不如意八九,所以要拔出痛苦,一只手拔不过来,所以有了千手观音。所以观音不是人,是一种精神,所以需要我们成为观音,帮学生拔出痛苦,但是我们忙不过来,所以让学生都成为观音。所以有了生本教育,所以要以学生为中心,要让他们都成为千手观音。

慢慢来,急不来,成佛之路是慢慢来的,要一辈子的,所以我们要研究课标,看每个阶段有不同的要求,一个阶段完成不同的目标,学生是不可能一次就把所有的事情做好的,所以我们要耐性成就学生未来。

佛法总是寄托于美丽的文字,表达最本质的哲学,佛法也是诗意的存在。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五)一路风景,一路高歌

谢铭姬老师讲授诗化评价与班级管理艺术课程,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要把教育做成一件美好的事情,就像她给我展示的那几幅她家门前的日出、日落,我相信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有人总会想起她,一个有着诗意般人生的师者。生活总是不乏诗意,关键是你有没有一双诗意的眼睛。

诗的意义和价值,正在于它不是急功近利地提供给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产品,甚至不是能够让人们哈哈大笑或手舞足蹈的精神产品,它只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润物细无声”,静静地,陶冶人们的心灵,从而让人们能够更清晰地参悟人生、更热烈地拥抱人生,在教学中它起的作用也是润物细无声的,而且给了学生以诗歌美的熏陶。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我们用的是九条命的耐心换取的哪怕是一次生命的成长,我们就已经功德圆满了。

一路风景,一路高歌,正如黄昏落日的守望,收获的则是满怀的温暖和诗意。心若不死,烈火焚烧过后的青草地,来年又是一片盎然春意。其中至关重要的是:当春风再来的时候,我们扬起的是怎样的一张面孔?

(六)寻找便寻见,叩门即开门

“相遇华师,在最美的年华与最美的教育邂逅”,这是本次学习中念叨的一句话。华师之内,群英荟萃,远离喧嚣与浮华,沉浸在追寻教育之美中不能自拔,八天仿佛隔世八载。心怀教书育人之道,以他山之石,掘一方之绿泉,安身立命,闲静时酌一壶清茶,寄心于远方,怀抱一缕清风,超然物外,千里快哉。

广州之行已经落下帷幕,但是教育之路却刚刚启程,千般守候,只为寻见教育那方真谛,万般思索,为了叩开教育顿悟之门,寻找便寻见,感谢寻找的力量,感谢教育之路上的每一个你、我、它。




地址:成都高新区锦尚西二路299号    后台管理

主办: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与成都市永风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制作

备案号:蜀ICP备15031274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1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