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最后一天,心理活动室携手成都市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中心的萌宠高小苗,共同将泡爸泡妈们的信件悉数送到了小泡泡的手中。当泡泡们从高小苗手中接过这份爱的礼物的时候,他们或惊喜地瞪大双眼、或急不可耐的想要打开、或有点不可思议地思考着……当我问小泡泡,你最想收到谁的信时,他们不假思索地说爸爸妈妈。是的,小宝贝们,这是一份来自爸爸妈妈的爱的礼物。今天,我们以信为媒,把爱传递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愿这份礼物成为我们共同的温暖记忆。

心理活动室旷婷老师为泡泡们介绍了我们的活动,并倡议孩子们给爸爸妈妈回信。

萌萌的高小苗来了。高小苗来到了信件最多的一年级2班和三年级6班,与泡泡们共同打开这充满爱的时刻。


“是我,是我!”当听到自己的名字,小泡泡开心地跑了出来,这一份快乐与惊喜,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一双双可爱的小手拆开了爱的礼物。亲爱的泡泡们,当你们打开这封信,你读到的是爸爸妈妈满满的爱、殷切的期望与美好的心愿。愿这份爱永远围绕在你的心间,愿你在收获这份爱的同时,学会爱自己爱他人、也学会表达爱。




小泡泡拉起高小苗的耳朵,大声地说“高小苗,谢谢你。”宝贝,我们听到了你的喜悦。谢谢你,与我们分享这一刻的爱与感动。
旷老师和成都市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中心的老师们到各班,将信件送到了每一位小泡泡的手中。








展开一封家书,一个个文字变成了爱的音符,跳动在心间。这一刻,脸上的酒窝、眼角的泪痕,都变成了爱的印记。我想,这就是信的意义。
儿童精神分析家温尼科特说“妈妈的脸是孩子的第一面镜子”。一个孩子哭了笑了,TA的举动是不是被回应?TA的这个举动是不是被接受了?TA如何知道自己是被爱的……所有这一切,其实都是通过“妈妈”的脸作为镜子,孩子从“妈妈”的脸中得到自己身份的确认。这里的“妈妈”就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主要照料者。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不断的向“妈妈”确认自己的价值,他们感受到爱便学会爱,知道自己值得被爱。当我们感受到越来越多的爱,我们便学会了分享爱与付出爱。
通过这样的一场活动,心理活动室想倡议泡爸泡妈们,从生活的点滴处与孩子进行情感的链接与互动,给予孩子更多的肯定与鼓励。我们的爱,将成为最好的礼物,陪伴孩子一生。
文 旷婷
图 毛兰琼 朱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