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微信公众号

我为父母来支招——这孩子是怎么啦,老爱跟我讨价还价?

作者:王梓涵    点击数:5254

【亲自共成长】我为父母来支招——这孩子是怎么啦,老爱跟我讨价还价?

晚饭后,小阳像往常一样先打开电视看动画片,妈妈看他还没做作业呢,就催他去写作业。


:小阳,你已经吃好饭了,快去做作业吧,不要看电视了。


(不耐烦):不让我看完这集,我今天就不写作业了!

(怒了):敢跟我讲条件,赶快去写作业!

(央求):看10分钟我就去,好不好?

(没反应)

(继续求):那就5分钟!求求你了。

( 妈妈的心软下来,想着5分钟也没多长时间,于是就妥协了)

妈妈发现,小阳总爱跟自己讲条件。有一次带小阳逛商场,小阳看到自己心爱的玩具车,就想要,妈妈不让买,小阳立马要挟道:“你要是不给我买,我就不走了。”然后就一直呆立在原地不动。气得妈妈想发火。

日常生活中,父母们是不是经常经历这样的场景?


其实不是那多少分钟和买不买玩具车的问题,而是孩子慢慢学会了和父母讲条件。他们可以很准确地知道父母的底线在哪里,最后父母常常会疑惑和气愤,为什么明明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反倒是自己常常受牵制?因而父母和孩子讨价还价久了,再有耐心也会慢慢被消磨,变得焦躁不安,忍不住发脾气。

父母可以仔细回想一下,你有没有经常对孩子说:

“如果你这次考试考满分,我就给你买玩具车。”

“如果你乖乖把作业写完,我就让你看一集动画片。”

“你要是把药吃了,妈妈就给你买巧克力。”

父母自己总跟孩子谈条件,孩子又怎么不会有样学样的反过来跟你讨价还价呢?

还有一种父母,总是低声下气地求孩子说:“好孩子,快点把最后一口饭吃了,吃完我们好去玩。”孩子总能很敏锐地感觉到,这是在“求”他们,他们就会顺势跟父母谈条件。

【小建议】

01 把责任回归给孩子

其实,孩子喜欢讲条件的事情大多都是他应该做但不太想做的事情。或者是他想做但可能需要付出比较多的努力,有畏难情绪或者需要父母“物质”刺激的事情。孩子们其实没有意识到这些都是自己的事情,由于父母总是“你给我把作业做完!”“你给我好好学习!”他们无意识地以为自己在为父母做事情,那就总得讨点报酬啦!

所以,把责任回归给孩子是关键。让他明白这是他的事情,搞砸了,也是他的损失,也得他来承担后果。如:孩子上学得6:30起床,孩子不愿意,跟父母讨价还价,如果6:30起,就得让父母每天给他50元钱。父母就可以不理会孩子的无理要求,如果迟到,就该孩子挨批评。被老师批评啦,孩子下次就有所忌惮了。

让孩子明白这是自己的事情,而不是为谁。自己的事情自己得承担。父母也应该适当让孩子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

02 别怕孩子哭,温柔地坚持

当孩子讨价还价不成功时,或孩子选择了却做不到时,难免哭闹。此时,父母应当回应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的别扭之处,听孩子诉说委屈和不情愿。但同时,父母需要坚守自己之前和孩子的约定,让孩子知道,哭闹是没有用的。当然,当孩子确实完成任务有一定难度时,父母应适当提供帮助,陪孩子一起克服困难,然后坚持继续完成它。

无规矩不成方圆,父母平时要注意给孩子定下规则。当孩子试图越过规则时,不管他怎么软磨硬泡,父母都要努力让孩子明白你的立场。温柔地向孩子反复述说原因,孩子自然会知难而退的。

03 给孩子两个选择的机会

在孩子应该做一件事之前,父母可以先给孩子两个选择。比如,孩子吃完晚饭想看会儿电视再写作业,这时父母可以让孩子二选一:1)先看20分钟电视再去写作业;2)写完作业后看30分钟电视。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并让孩子学会承担选择的结果。如:孩子选择先看20分钟电视再去写作业,那就要做到:写完作业就不能再看电视。由孩子自己做选择,能避免不必要的讨价还价。







地址:成都高新区锦尚西二路299号    后台管理

主办: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与成都市永风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制作

备案号:蜀ICP备15031274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1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