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舞万象?中国皮影》

皮影戏是艺人操作平面影人,通过灯光将影人投映在白色幕布上,再结合音乐、唱腔来表演的一种戏剧。在我国古代,皮影戏以最通俗的形式给老百姓讲述着历史典故,忠孝仁义,扮演着教化育人的重要角色。那么,皮影戏是怎么产生的?皮影分为哪些派别?精美的皮影戏又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今天,成都市博物馆公众服务与社会教育部的杜宇哥哥走进泡小天府校区,把皮影戏这样一种曾经走遍街头巷尾,现在却难得一见的传统艺术再次带到孩子们的眼前,给二年级三班的孩子们开展了一堂内容丰富的皮影知识讲座。

要了解皮影,就要先从影子说起。杜宇哥哥问:“同学们,你们能做出什么样的手影啊?”“枪”、“蝴蝶”、“小狗”、“毛毛虫”……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说出了很多东西,教室里一下就热闹非凡。

接下来,杜宇哥哥开始从皮影的历史讲起。原来皮影戏从有文字记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相传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了,武帝的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接着,他介绍了皮影的影偶,包括影人、景片、道具、动物、交通工具、神怪等。影人重点介绍了头茬和身段。通过仔细观察和杜宇哥哥的详细讲解,孩子们明白了阳刻阴刻的区别,也知道了原来侧面只能看到一只眼睛的影偶,叫五分相,能看到两只眼睛的影偶叫七分相
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孩子们通过短片,了解皮影的制作过程。


看,他们是多么认真。最后,孩子们都得到了一个可以DIY的影偶。你们喜欢我的影偶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