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
基于 “核心素养”的课程计划(2016-2017学年)
一、课程目标
泡小天府课程目标体系:

办学理念
育人目标
(一)通过本学年课程的实施,促进学校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进一步落实。各学科组进一步梳理校本化课程的内容与具体措施、评价。
(二)通过本学年课程的实施,学校开设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能从中获取相应的经验(知识、能力、情感、态度、鉴赏等),以适应其成长的需求。
(三)通过本学年课程的实施,促进学科组团队进一步融合,提升学科组团队的教科研能力、教材解读能力;促进学科老师将学校的办学理念落实更好,促进学科老师专业成长更快。
二、课程设置计划
(一)本学年,学校课程继续划分为四大领域,并在领域中着重培养学生某方面的核心素养:语言与人文(人文底蕴、学会学习)、体育与健康(健康生活、责任担当)、科技与创造(科学精神、实践创新)、艺术与审美(人文底蕴、健康生活)。
(二)在四大领域之下,对应不同的学科课程:

(三)本学年,学校在以上课程设置基础之上,开设丰富的校本拓展课程:
社团课(30多类)、国旗下队话课程(每周一早上第一节课)、班会课(每周五下午第一节课)、戏剧(三年级)、衔接课程(幼升小衔接,小升初衔接)、家校共建课程(49个教学班,近百种课程)、我行我秀学科活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各学科开展的,每月或每周某一天固定举行;一种是我行我秀学科整合游园活动)。
主题式研究课程:系列游学活动(每月分不同主题开展)、亲子活动
三、课程实施
⑴本学年课程设置。(为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学习平台,同时考虑小学生注意力保持时间不长,我校将每节课课时设置为30分钟)
按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2013年修订),按每节课45分钟进行计算,一二年级26课,折合后我校一二年级需要开设39节课。三至六年级30课时,折合后我校三至六年级需要开设45节课。

教学中继续贯穿“分享”理念,探索高效能课堂。
时段 | 节数 | 星期一至星期五 |
上午 | 1 | 语言和人文领域、科技与创造领域 |
2 |
3 |
4 |
5 |
下午 | 6 | 体育与健康领域、艺术与审美领域 |
7 |
8 |
9 |
(2)为提升学生体质,每天每班一节体育课,每周三上午第三节课定为全校特色体育展示活动时间。

(3)本学年继续实施长短课时相结合和单双周课表制。


(4)本学年继续开发完善课程内容,设立必修和选修。我校目前2350名学生,社团课预计开设30多门课程,70多个教学班。但因为学校扩建,无场地供学生活动,因此社团课程以家校共建课程的形式进行班级授课,每个班级由家长自主申报,课程可年级共享。
四、继续探索课程评价。
1.各学科根据课程体系,重视课程过程性评价。

2.重新梳理学科综合素养评价方案,在校总评价方案之下,根据学科特点,重新制定适应本学科的综合素养评价细则。


3.各学科保留学科过程性评价资料,对优秀的学生实行免试。一二年级开展学科综合测评活动,淡化学科纸质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