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微信公众号

【音乐组】我校余世凤老师代表四川省小学音乐寇忠泉名师工作室参加攀蓉教学交流活动

记攀枝花市东区教育和体育局教育人才队伍建设音乐教师专项培训活动

作者:余世凤    点击数:2630


【音乐组】

我校余世凤老师代表四川省小学音乐寇忠泉名师工作室参加攀蓉教学交流活动

——记攀枝花市东区教育和体育局教育人才队伍建设音乐教师专项培训活动




2020年6月21-22日,我校音乐组余世凤老师与四川省小学音乐寇忠泉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寇忠泉老师、罗竟慧兰老师等三人受邀参加攀枝花市东区教育和体育局教育人才队伍建设音乐教师专项培训活动。

工作室在5月就通知相关老师,做好交流准备,将工作室民歌教学成果与攀枝花市东区教育局进行交流展示。面对当下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经教育处批准,学校支持同意,终于得以成行这次交流活动。







我校余世凤老师此次交流展示的是四川民歌《采花》,也是此次高新区地方教材赛课的参赛作品。在磨课阶段,音乐组万老师、干老师、唐老师、邓老师及组内小伙伴从课的设计到落实,都给予很大的指导、帮助,充分展示了泡天音乐组强大的教研能力,课堂研究成果。

此次交流展示结束后,现场很多一线音乐老师主动向余老师请教,课堂经验以及公开课设计的一般规律。

课后攀枝花东区教研员杨新广老师,攀枝花市教研员李天志老师分别对余老师的课给予了很高的好评:他们这样评价余老师的课堂:

一、观摩了余老师的《采花》,感触颇深,非常自然,行云流水般的。在整个课堂,在不断反复聆听中,利用音乐的弥漫性,民歌口传心授的特点进行教学,非常独特,给我们很多启发。从开课的动作与音乐的关系到盘子的学习、为歌曲的伴奏到最后的展示,歌声、音乐声一直环绕着整个课堂,非常流畅、自然、歌美课美。学生学得轻松、自然,没有教唱的痕迹,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流畅。包括听课的老师也忍不住跟着一起学习,听课学生及老师都觉得很享受,很愿意参与进来。

二、非常欣赏余老师课堂的做法,整个课堂,很少用琴,老师始终口头哼唱、范唱,从啦啦哼唱、到歌词范唱到曲调唱名示范演唱,将四川民歌的韵味,通过老师的面对面的亲切示范,口传心授,完成自然的歌曲教学,这种做法也符合民歌传唱的规律。由于曲调的不断重复,孩子们对歌曲感到特别亲切,非常享受张口歌唱,哪怕老师并没有组织课前练声,也没有成人声乐的专业要求,但是孩子们的歌声是从心底发出的,是自然情感的真实流露。在走出教室外,孩子们依然在哼唱,从他们的歌声、表情、参与中,看得出来,音乐已近走进了他们的心里,所以整个课堂非常精彩。



三、余老师的专业素养高,开课一范唱,亲切自然的,就吸引了所有学生,并且非常注意细节,包括孩子的歌唱姿态、用嗓的习惯,以音乐的指令,师生互动,营造了很好的音乐课堂氛围。



四、另外工作室的两位上课老师都非常注重,方言对表现四川民歌及四川童谣韵味的作用,充分可见四川省小学音乐寇忠泉名师工作室团队师资强大,容纳了大批优秀的川内优秀音乐老师,活动开展扎实,带出去的课堂,能充分展示工作室的水平和研究的成果。

最后,就是大家非常期盼的寇老师的点评,寇忠泉老师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上午的课堂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充分肯定了每堂课的用心设计,同时也指出了改进方向。之后就是寇老师的讲座,教师实操培训。寇忠泉老师提出音乐课堂应建立在解放学生和老师思想的基础上,更深一步挖掘声音特点,探索音乐文化,建立音乐形象,之后将工作室的做法进行了无保留的传授与分享。



此次活动不仅仅是名师工作室的研究成果的展示,也是泡天教师专业能力的展示。泡天一直强调,课堂是师生交流、成长的主阵地,非常重视教师的培养,只要利于教师成长,学生发展的活动,都大力支持!余老师表示在泡天成长非常迅速,一方面源于对自身成长的自我要求,另一方面非常喜欢泡天的氛围,感恩能在泡天遇见那么多优秀可爱的孩子!










地址:成都高新区锦尚西二路299号    后台管理

主办: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与成都市永风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制作

备案号:蜀ICP备15031274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1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