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之鸣”研训(二)
今天是“师之鸣”培训的第二天,年轻的老师们积极而兴奋,又可以继续享有新的视听盛宴和知识大餐。一场精彩的“杯子舞”拉开了今日学习的序幕。新老师的学习,不但要重视专家们的经典理论学习,更要学习一线教师在实践中得出的真知。
首先,刘学平老师给老师们带来了一节生动的现场课例--《古诗三首》。刘老师大胆地将主动权教给了孩子们,让孩子们自由调动座位,让孩子们相互交流,自主板书,让孩子们真正地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将课堂变为学堂。刘老师则是课堂的主导者,他引领着这课堂的走向,引导着孩子们的思考,辅助孩子们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刘老师展现了自己厚博的知识,和对教材的透彻解读,对孩子的了解;这堂课也让我们震惊--要展现这样一堂课,老师和孩子们需要几年的付出和努力才能配合如此默契,让课堂灵活而有序,让知识学习在孩子思维的碰撞中发生。这堂课值得我们所有青年教师的反复观摩和思索,以及探讨老师背后的努力。
新教师的学习,不能闭门造车,仅限于自己所教科目的小天地,更要有全局的眼光,学习不同科目,不同老师带来的课例。刘老师的精彩课例之后,沈勇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别开生面的数学课《田忌赛马》,从语文学科的思考,引导孩子进入到数学排列的学习,数学规则的学习,引起了老师们对跨学科融合以及如何融合的深入思考。
邹继光老师执教的英语课《Mum bought a new T-shirt for me》,让老师们见识到一堂全员参与的英语课堂,真正地做到了,每个孩子能发言,想发言,爱发言。课堂结束,老师们依然惊叹于邹老师流利动听地口语,孩子们热情而专注的眼神。
这三堂课是优秀教师们分享的宝贵经验财富,也是我们年轻教师们学习的榜样,执教的方向。相信我们所有的青年教师都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短暂的小憩之后,一首悦耳的德语歌带着我们进入新一轮的学习。
新教师的学习离不开对教材的准确把握。陈铁军老师带着大家进入教材解读之“解读教材,方向比努力更重要”。陈老师告诫我们:“知道怎么努力,知道怎么勤奋的老师更重要。”他强调在教材解读时:要明确课程目标,找准教学的基本内容和重难点,摸清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内在逻辑,最后再来进行教学设计。
学习活动离不开实践。老师们分组分科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讨论设计一堂课。经过了各位老师积极地发言,思维火花的碰撞,大家呈现了一堂堂教学设计,同样也提出了不少疑问。针对每个小组的教学设计,指导老师倾力指导,倾囊相授。新老师们也求知如渴,最终收获满满。学无止境,精彩仍将继续。
欧晗
2020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