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全区小学语文教师对统编教材的认识和理解,展示我区“基于阅读素养提升的课外阅读课程建设与实施”、“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统编教材习作教学研究”成果,9月22日下午,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承担并开展了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培训活动。
成都市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教研员王瑛老师对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回顾语文四大核心素养(即语言的建构与应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理解与传承)以及第三学段的课程标准,王瑛老师从阅读、习作、词句段运用、口语交际等分版块一一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在阅读策略中,精读、略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比如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查阅资料,初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又如在细节描写中感受人物在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当然也不能忽视阅读链接中的片段,帮助学生理解本单元的内容。王瑛老师着重讲了快乐读书吧活动的设计,让课外阅读真正落实,让学生的阅读更加有效。习作方面围绕八个单元习作主题,教会孩子审题、选材、立意、构思、修改,能够把事情写具体,也可以结合习作单元和小练笔,帮助孩子在习作上有所收获。词句段运用也可以将阅读和写作融合进去。口语交际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所读书目,锻炼学生当众表达,有一定时间规定以及条理清楚。
庆安小学张晶晶老师和泡小天府五(9)中队的孩子一起上了习作课《介绍一种动物》。该课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是作前指导课。张老师通过《疯狂动物城》中的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学生介绍一种动物,并根据三个要求(1.写清楚动物的主要特点。2.试着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3.可以介绍动物的不同方面。)来学习五单元习作例文《鲸》和课外阅读《狗》来发现一些说明方法,同时重点分析《松鼠》中的说明方法,总结出该课的段落结构是外形——活动——习性——搭窝——繁殖。学生通过在表格中列提纲,明确自己写动物的哪一些特点。经过40分钟的习作后,通过自评、他评和展示活动,学生能够发现自己习作的优点,同时也了解不足,在课后进行改正。
高新实验小学彭艳彬老师围绕四个话题做了专题分享《五年级课外阅读课程实施指导》。第一是为什么推进整本书阅读?这是为了落实课程标准阅读课程目标的需要,为了落实统编教材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需要,为了区域小学语文素养发展性评价深化研究的需要为了解决区域课外阅读随意/无序的现实问题的需要。第二是读什么的问题。彭老师列出了本学期研读的一本书籍《田螺姑娘》,推荐十本必读书目和十本选读书目。第三是怎么读的问题。比如把握主题式阅读,比较阅读,跨界阅读,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计划地推进读书计划等。第四是阅读手册建议。可以通过以下的途径提高:1.阅读导引篇。2.了解推荐书目。3.开展研读书目阅读活动,和区上的手册体例联系起来。4.阅读必读书籍。5.阅读选读书。6.利用高新区阅读平台。
在活动即将结束时,王瑛老师在总结本次活动的意义时,也提出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关注语文要素,凸显语文意识的希望。本次教研活动圆满举办,各位老师收获满满,相信大家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明确的前进方向,做得更加有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