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扫落叶,庭外石榴红。2020年10月12日星期一晚,桐下读吧的老师们齐聚学校国际会议室,对《全世界都想上的课》 第三章“在《银汤匙》研究笔记中所学到的”进行研读分享。会议由张义成老师主持,结合书中“想法新于常人,不纠缠于琐事,永怀好奇之心和不断拓展自我世界的精神”,读吧开启了第三次知性阅读之旅。

(一)跑题之绕远才是王道
对于跑题这一关键词,欧小丽老师认为这不仅是她个人课堂想要的,更要注意“万变不离其宗”。谈到绕远之时,张义成老师对书中桥本武老师的知识覆盖面表示肯定,正是由于教师自身博览群书及其经验总结,才使得他的课堂更能深入达到层层递进的追问效果。同时,读吧成员都从中读出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像天干地支、传统节日、汉字及造字等,即使绕到这些地方,桥本武先生也能一一解答,或许当下的中国人能解答的也屈指可数。

(二)跑题之跨文化方可理解
文化传精神,因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才会引来日本的学习。谢飞鹏老师在谈到书中提及中华传统时,也深感其被日本继承和发扬得不错,特别是在端午节挂菖蒲、吃改良粽子、挂上“鲤鱼旗”等,既有中国传统的味道也有日本本土文化的特色。

余海燕老师也表示,日本文化在吸纳中国传统文化时“毫不客气”,像旧时遵循的习俗由于中国的四四西化,反而被日本化了。

之后,蒋婉霞老师在拟人名词板块发现“欧罗巴”最早也源自欧洲文化发展,这个欧洲神话中的人物流传到日本也就很自然成为他们认知的欧洲。日本这个民族很会学习,在模仿中有生成。
(三)跑题之纵观世界寻借鉴
由日本文化谈到中日文化对比,再到之后的世界和时代,读吧中的每位老师都乐此不疲。

世界之大,任由咱们学习借鉴的点有许多。傅兮老师在提到世界各国因自身社会背景不同,呈现出的国情不同,才使得国家文化各自繁荣。在此,傅老师谈了日韩电影中深刺人内心的影视作品,让人感受到了社会现实,不禁使她有所感触:看清世界,活在当下。

最后,张义成老师还分享了他查找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要求时,发现反应作者自身所处时代特点社会现实这一重要线索。
门外的秋风吹不走他们的热情,相信,本章虽已分享结束,挑战还在继续……因为他们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