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AR助成都娃与新疆小伙伴同上一堂课
“哇,我看到鱼鳃了”、“1、2、3……鱼有7个鳍呢”、“你看,你看,它还在游”……10月21日下午,在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的多功能厅,一堂以“观察鱼”为主题的科学课程正在进行。与以往课堂不同的是,这一次的教学除了运用书本和老师讲解外,还有一个“神奇”的助手AR,和一群坐在千里之外、借助5G同步课堂同上一堂课的新疆八一小学的同学们。

这节课是由泡桐小学(天府校区)的李双玲老师执教的科学课《观察鱼》,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鱼鳍的作用,运用了AR技术,生动形象的演示了鱼的各部分鱼鳍的作用和功能,如果缺少某一部分的鱼鳍,会造成怎样的后果?运用AR技术,可以让小朋友在不伤害动物的情况下进行充分的观察,保护了小朋友的童真,也培养了他们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观念。

课间,远在北京会场的教育部科技司雷朝滋司长视频切入课堂,提问新疆八一学校的孩子们,孩子们表示,“刚刚老师用AR的形式给我们讲了鱼的一些知识,AR的鱼就游在我们的课桌上,我们能近距离的观察,就像真的一样。”身处新疆偏远地区的孩子们,也能毫无延迟地和成都孩子们一起,打破时空界限,共享课堂、共享老师,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课后,四川广播电视台,成都电视台对李双玲老师和学校创新教育管理部陈洪娟主任进行了采访。李双玲老师表示,AR技术的成熟,给传统的课堂,尤其是像科学的观察课堂,提供了更多新思路。她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也期待能将AR技术应用到更多方面。
陈洪娟主任在采访中表示,5G时代的到来,对教育工作也是一次巨大的契机,距离将不再是难以逾越的鸿沟。学校下一步将与友好结队学校甘孜州德格县错阿小学牵手同步课堂,实现爱与知识的连接,用科技的力量让教育扶贫更加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