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微信公众号

【教科研】共享 互助 交流 成长

学科组长、备课组长会

作者:胡敏    点击数:2183

为更好地促进各学科组间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进一步提升学科组长、备课组长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和水平,带领本学科组、备课组继续以科研促进教研,关注教育教学真问题,从而全面提高全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与教学质量。2020年11月20日下午我校举行了以“共享 互助 交流 成长”为主题的学科组长、备课组长会议。

会议开篇游琼英主任分别从教研队伍、教研档案、校本教研、承担任务、教学水平六大板块,向大家详细阐释了优秀学科组的评比标准,为各学科组对标成长指明了方向。同时游琼英主任还强调各学科组应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创建属于自己的特色。




紧接着各学科组长就本学期本学科的教研情况与大家进行了分享与交流。

英语组李瑶、雍阳两位老师分享到,英语组无时无刻不在教研,教师们在专家指导下,在组长的带领下,扎实备课、磨课、反思、改进,参加各位公开课、赛课,并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他们还针对本科课在课程、课题、社团、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制定了详实的改进方案。


体育组赵仕臣老师则分享到本学期体育组以同课异构、全员参与、录制视频等方式不断反思、打磨课程,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与课程实效。积极参加区市级比赛,并取得了有益的成绩。后期还将继续规范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为打造优秀学科组而不断努力。


语文组罗萍老师分享到本学期以来本组开展了全员诊断课、以“课例+讲座+研讨”的方式进行国学、习作教研。工作落实,聚焦了语文学科中的真实问题,起到了团队引领的作用。同时罗萍老师还提出后期还将以跨年级互助、聘请区、市专家指导等方式,更好地助力组内教师的专业成长。


数学组李亮老师则分享到本学期本组老师积极参与,建构课程框架,丰富课程内容,并在课题竞赛中获得了优异成绩。学科组长带领大家通过诊断课,去发现问题,从而确立小课题,做到人人有课题,努力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


美术组贾亚萍老师分享打本组每次教研时都提前做好预热,同时建构任务链,为组内教师指明方向,以驱动教师进行有效而具体的教研活动。



音乐组唐梅老师分享到本组开学以来进行了多次多形式的教研活动。通过一对一帮扶、集体教研、集体评课等方式,在专家引领、组长帮扶、同伴互助下不断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与教育教学能力,努力打造出学科特色与品牌。

科创组李双玲老师分享到本学期科创组以分形式、分内容、分时段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研。此外还聘请专家进行教研指导,跨年级教学,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品综组王梓涵老师则谈及在品综组年轻教师居多的情况下,组内展开了以任务驱动型为主的教研活动,后期将努力提升教师的自主创新能力,向问题驱动型发展。



在各学科组的精彩分享中,与会的教师们认真记录下了他们的优点,从而借鉴、学习。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帮助学科组进行改进与提升。在各学科组的分享、互助、交流中,智慧的火光得以不断碰撞和激发。









随后姚满华主任对各学科组的分享进行了点评,她提及教研应具有实效性,我们应不断加强不同学科组间的交流、互相学习、促进,共同成长。此外姚满华主任还提出各教研组应及时收集清晰、完善的教研的过程性资料,便于分享与传承。学科组应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帮扶与指导,引领他们从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发现真问题,形成微课题,助力青年教师的成长。

廖敏主任则对各学科组在专家带领下成系统、按计划扎实推进的教研活动表示了赞赏。但与此同时也提出学科组长、备课组长应持续性地关注组内教师的教学发展与成长,对组内问题及时展开研讨,做好领头羊,不断提升组内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会议最后宋茜校长对各学科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指出备课组应认真研读优秀教研组评比标准,细致理解,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反思,从而更好地对标优秀。在教研活动中,作为组长不仅应关注到自身的成长,做好学术引领者,还需关注教师们在教研中的生长点,做到教研活动的切实有效。




地址:成都高新区锦尚西二路299号    后台管理

主办: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与成都市永风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制作

备案号:蜀ICP备15031274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1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