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微信公众号

【数学组】“大”处架构见森林,“合”处培力见树木

高新区小学数学教材解读活动“三年级大单元整合教学”案例研讨活动

作者:欧小丽    点击数:2421


人间三月芳菲浓,泡桐花开迎客来。

2021年3月17日下午2点,由成都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主办,成都高新区小学数学学科实训基地、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研究与应用基地承办的高新区小学数学教材培训“小学数学大单元整合教学”案例研讨在我校多功能厅举行。

首先由我校三年级数学备课组长徐媛老师分享了“乘法单元大单元设计简述”。她从“案例前期”“案例中期”“案例后期”三个维度展开,介绍了在尝试与探究“大单元整合教学”路上的一些做法:理论学习与观摩学习、单元重组教学设计实践、整理全套资料反思改进,揭示了“大单元整合教学”的三大优势:高观点统领、思想性启迪、结构化关联。

接着由锦晖小学的陈敏老师和泡小天府三年级四班的学生一起呈现了单元“开启课+起始课”。开启课上,经历回顾已经学过的相关乘法知识、梳理乘法计算类型的排列顺序和计算方法、猜想即将学习的乘法知识、翻书查看即将学习的乘法知识与方法,最后搭建起关于乘法学习的大框架,理解所学知识是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的特点。起始课上,先让学生独立计算两组算式,经历从不同角度发现规律,描述规律,运用规律,掌握积的变化规律,体会变与不变的思想,让学生经历一次从框架搭建到具体知识点学习的过程,让知识学习和素养提升落地。

随后,由我校张小容老师和三年级四班学生呈现了一节“种子课——多位数乘两位数”。从评价课前前置学力单的方法统计开始,聚焦典型算法,进行独立思考、小组分享、全班思辨,厘清每种算法的算理以及算法之间的联系,并对竖式计算进行练习强化,打通多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全课从问题开始,再到带着新的问题下课,在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迁移学习的能力。

两节课例后,锦晖小学的刘稚老师分享了《单元整合课例》的所思所获,张小容老师分享了她参与研讨之路的心得以及一些新的尝试。现场老师参与互动研讨,银都小学的廖丽老师分享说这样的方式挺好,她以后一定会沿着这样的理念进行教学。我校屈伟老师介绍了自己参加活动研讨的心路历程,从抵触到接纳再到全情投入研究,从学生的反馈来看,非常值得尝试与探究。

最后,由我校副校长、高新区小学数学兼职教研员廖敏老师做活动总结以及区域数学教研工作计划主题讲座。她说今天的案例研讨我们只是提供一种思路,知识能够落地,能力和素养得以提升,让知识结构深植学生心中。工作总结和计划交流都围绕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展开,立足课程、课题和课堂,促进教师获得更大的提升。

“大单元整合教学”对教材进行了系统的整合,实现知识的横向联系,让学生既见森林,又见树木,是一条值得不断探索建构完善之路。




地址:成都高新区锦尚西二路299号    后台管理

主办: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与成都市永风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制作

备案号:蜀ICP备15031274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1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