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上午,成都高新区音乐实训基地学习活动在成都泡桐树天府校区举行,实训基地同盟校的十余位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此次培训活动主题为“童声合唱指导”,由新源学校的蓝婷老师主持,特邀深圳大学艺术学部青年作曲家、指挥家张伊卉老师为老师们作线上教学指导。
首先由泡桐花合唱团带来《我是一朵泡桐花》合唱表演。歌曲为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的校歌,由学校音乐组的干波老师和万里燕老师共同原创的。
接着,张老师在线上结合泡桐花合唱团的演唱情况,从童声合唱的声音和指挥两方面为在座的每位老师进行关于童声合唱指导专题讲座。
声音方面,张老师提到,童声合唱需要多去聆听,关注音色和声音,在排位的时候可以让音色相近的孩子站在一起,让声音更加整齐统一;在发音时要注意咬字,避免大白音的出现;注意尾音的控制,运用循环呼吸,需要把音唱准,并控制好每个声部的音量;对于长音结束的处理,可以先将长音的时值分成小拍子,让学生依循小拍子的节拍将音力度的变化唱出来,再运用气息的支撑把结束长音唱准……
指挥方面,张老师提到,指挥一定要做到心里有数,明确对乐句乐段的处理;对于长音的指挥,为了避免学生声音的不稳定,可以做“保持动作”的手势或“渐强”、“渐弱”的手势去控制声音的表现力……
听完张老师的专题讲座,老师们都积极向张老师提出自己在合唱训练中的困惑,张老师都热情地一一进行解答。玉林附小地刘菲老师问到:“童声合唱的音色具体是怎样的?”张老师:“童声合唱的声音不能白,需要找眉心共鸣的感觉。也不能靠后,太过成人化。需要根据作品的具体情况,适当地去调整音色。”泡小天府的余世凤老师问到:“怎么去做到童声合唱音色的‘柔和’和‘明亮’?”张老师:“不要忽略发声的位置,下巴要放松,提高上颚,将声带舒展,多用哼鸣演唱。声音的柔和’和‘明亮’慢慢就自然地做好了。”听完张老师的解答,大家学习的热情依然未减。
最后实训基地的负责人万里燕老师对本次活动做了小结。她提到,由于每位音乐教师都要在歌唱课进行教学,掌握了合唱训练的要点,学会从学生音色、声音状态去引导学生正确的歌唱,这会对我们常规课堂有所推动,所以合唱训练的培训并不是仅限于合唱社团的老师,而是需要辐射到所有的音乐教师,需要每位音乐教师真正地重视起来;合唱训练过程中需要学生养成相互倾听的习惯,注重乐句的气口的整齐度以及音准,这样的训练才会事半功倍。
大家在这次线上线下结合的特殊方式活动中都受益匪浅,纷纷表示感谢高新区实训基地负责人万老师为大家搭建这样的一个共同学习成长平台。我们是一群有着音乐情怀的人儿,我们知道只有不断钻研学习,携起手来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才能让我们的教学高效化,才能让我们孩子在音乐教育中成长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