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30日星期二,成都师范学院徐猛教授给我校班主任老师们带来了一场班级文化建设的专题培训。在此次培训中,徐教授旨在突出,在班级空间里,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并从空间视角下校园建设的美育、智育、德育出发,强调所有的空间创设、环境布置,都应该尽可能为学生传递包括德、智、美在内的多向度的教育信息,为学生实现深度学习、优化生活方式、提升人生趣味提供服务。所有这一切将真正形成学校的文化,在深度参与中,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心理规则、行为准则的构建,进而形成属于学校真正具有生命活力的文化向度。就是说,空间环境要为具有文化向度的育人工作服务。
从传统教育的视角,更多强调学生的行为习惯,具有强烈的强制性。教育的单向性,让受教育者只是被动接受者。人的意识隐藏着对教育信息单向性的反感。让整个学校成为教育的立体通道。调动儿童环境悟得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反映出受教育者与环境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是综合的,多向度的。而从学校空间的视角,则更多强调学生的生活方式,具有更明显的内生性、共鸣感。
徐教授还强调以环境育人,无处不课堂,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环境的创设过程就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教师引导、支持、促进儿童发展的过程。优质的环境创设,布置得科学合理,材料丰富有趣,创意新颖独特,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和活动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美育;有利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学校空间是为学生提供的经过精心设置的一种人为情景。只要学生进入学校空间,就开始将自身融入到加工改造的熔炉。若是生活在具有教育意义的学校空间里,学生之后的生活样态和行为选择会被课下重要的痕迹。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言:使人在丰富华严的世界中随处吸收支持生命和推展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