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合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分享
——第三届校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展示课
2021年4月14日星期三上午,在欧小丽老师的主持下,我校举行了第三届校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展示课的第四场活动,也是数学组的第一场。廖敏老师、李颖文老师、赵靖老师组成的骨干团队,合作为大家带来了《正比例与反比例》单元的三节课例和专题分享,为我们呈现了他们在探索大单元整合教学设计中的成果。
第一节课,由廖敏老师执教《变化的量》。一开课,廖老师由“量”字的两种读音开始,了解学生关于“量”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想研究什么,将学生从“常量”的世界逐步带入“变量”的世界。引导学生在年龄与体重、长方体的体积与高、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骆驼体温与时间、生产零件个数与天数、路程与时间等多组相关联的量中,去体会什么是变量、什么是不变量以及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再通过对这几组量的关系进行分类,初步认识正比例和反比例,为整个单元的学习建立起初步的知识结构体系。

第二节课,由李颖文老师执教《正比例》。对于正比例,学生已经有一些认识,但概念理解还不到位,基于这样的学情,李老师将概念理解、判定、绘图等三个课时的内容整合成一节课,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情景中,通过对表格数据的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再应用到具体生活实际。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之后,学生清晰地理解了正比例的概念,并能正确判定成哪些量成正比例关系,还能绘制正比例图像,丰富了单元知识结构体系。

第三节课,由赵靖老师执教《反比例》。在前两节课的基础上,赵老师从三个情境出发,引导学生经历从生活实际入手,通过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形成反比例模型,最后应用。学生多次对比到两个量的“和一定”和“积一定”之间的不同,深刻理解只有在“积一定”的前提下,两个相关联的量才会成反比例。

纵观这三节课,三位老师的合作不仅体现在共同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更体现在一条暗线的一脉相承:通过单元整合,三位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现在所学的正比例与反比例知识,与初中及以后将学习的函数知识建立联系,让学生“先见树林,再见树木,还见更大森林”,在头脑中形成更上位的概念体系,将函数这个“大概念”的种子深深植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让结构化学习、深度学习真实发生。
课后,三位老师分别进行了专题讲座,分享了他们在探索大单元整合教学的过程中所做的努力,同时也分享了他们的一些收获和困惑。相信在他们的带领和带动下,我校老师将更加积极深入地探索、尝试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讲座结束后,来自蒙彼利埃小学的李洁利老师、宋敏老师,跟大家分享了今天的听课感受,充分肯定了我校数学组在团队合作教研、探索大单元整合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等方面所做的努力。

撰稿人:彭彦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