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下午,李瑶和雍杨两位学科组长带领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全体英语教师在录播教室开展了主题为“绘本课教学”的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特地邀请了区教研员李云霖老师莅临指导。
首先,由匡杰和王丹两位老师各自呈现了一节绘本教学课。
匡杰老师紧扣故事主题,以问题链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图、猜测和预测故事内容。接着,引导学生对话题提问,带着问题整体感知故事。结合“如何设计聚会”,让学生进行梳理。最后,结合学生自身实际设计任务、进行讨论。学生通过绘本的学习,了解了国内外的人们对于设计聚会的异同,也明白了如何制作邀请卡,怎样设计聚会。


接着,王丹老师带领着一年级的小朋友们带来了一节以“食物链”为主题的绘本课。王丹老师的课堂十分活跃,也很有趣味。她首先让学生听一段青蛙的叫声,引出故事的核心角色。接着带领学生观察图片,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在此基础上,王老师让学生大胆猜测故事的标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习绘本的过程中,王老师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表演,给故事人物配音,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让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课后的拓展环节,王老师同样紧扣主题,让学生设计自己的“食物链”,并结合所学的句型表达,再一次升华了课堂。




随后,李云霖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李老师再次强调了教学设计的规范性。一篇完整的教学设计一定要包含文本分析(What/Why/How)、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计(四个目标)等各个部分。在点评的环节,李老师对王丹老师的课提出了肯定,做的好的地方主要是肢体语言丰富、课堂气氛活跃,但语言的精准度还要再提高一些。王老师的课堂评价设计精美、紧扣文本,但缺乏板书设计,应该把故事中的“食物链”更直观地呈现在黑板上。对于“食物链”的讲解,可以用视频的形式呈现,更形象、也更有深度。对于词汇的教学,还应该用自然拼读的方式来教授。同时还要思考绘本阅读教学的方法:阅读圈、图片环游、读者剧场、画廊漫步等。
接着,老师们畅所欲言,提出对这堂课的见解 :对于课后的拓展环节,还要更聚焦“食物链”,并且对知识点进行升华。



对于匡杰老师的课,李老师提出其书写很美观,但在课堂上还可以再多一点激情和活力。开课的时候可以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提问的设置上可以再简单一点,要有层级性。对于如何准备聚会,还是应该以picture walking的形式来逐图处理。例如“邀请卡”,可以设计一个活动,让学生学完这篇故事之后可以学会制作生日邀请卡。对于non-fiction的故事,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深度体验,不能仅仅只关注文本本身。对于课后拓展的环节,可以请学生设计自己的派对,其他学生来决定想去谁的派对并提出理由。
每一次教研,老师们获得的是提升与成长,让我们用实际行动继续践行对优质高效课堂的探索,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