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微信公众号

高新区智慧教育研讨活动暨教育信息化2.0提升培训交流活动

作者:王思雨    点击数:2471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四川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促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鼓励创建智慧教育学校。6月18日于成都市泡桐小学(天府校区)举行了“第二届成都市高新区智慧联盟学校研讨会暨教育信息化2.0提升培训交流活动”。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黄泰铭主任、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教研员杜琳老师受邀参与活动并评课。信息技术和学科融合领域的资深专家周鑫燚副教授、教育部国家教育战略发展研究中心成都实验区基地电子科技大学工作部负责人杨曦教授应邀参与活动并做专业指导。我校宋茜校长、陈洪娟主任以及各学校学科教师与会。

首先,由黄铭泰主任致辞。接着由三所学校英语、数学、语文学科的老师带来智慧课堂课例。

英语课例:Unit 1 Don’t Walk! Lesson1

执教者:泡小天府喻梦兰

喻老师通过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引导学生识别生活安全标志,养成遵守正确行为规范、提升人身安全保护意识,并学会如何安慰帮助他人的意识和能力。喻老师在课中创设各种情境,采用启发式教学,运用有效提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巧妙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助力教学活动,制定分层策略,智慧推送教学材料,深深吸引了参会的老师们。

数学课例:《宇宙小子》

执教者:菁蓉小学陈颖

陈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数学绘本阅读,感受到数学知识用于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过程。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10000有多大,发展数感。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科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了协创课堂“三特质”(协同、融通、创生)。课堂中,陈老师借助小组计分板、挑人、抢答、即时投影等功能辅助教学,及时规范学生课堂常规,提升课堂效率。

语文课例:《夏至》

执教者:西芯小学王红梅、冯南希

本节课由语文和科学两位学科老师共同执教,三年级的学生对节气有一定的了解,能说出一些节气的名称,对节气有了初步的感知,学生们对二十四节气得到学习和深入讨论十分感兴趣。本节课老师聚焦“夏至”节气,带领学生了解夏至的资源、三候等,领略二十四节气的文化魅力。

接下来,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教研员杜琳老师对老师们的课例进行了点评。杜老师指出,智慧教育并不是单纯的指信息技术融入的教育,老师们一定要从思想意识上发生转变,老师们的课堂应当与技术协同、融合,以此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智慧教育的第一个层面是激发学生兴趣;第二个层面是让教师能够做出决策,依托技术的平台让老师们在课堂中做出智慧的决策,从而看到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激发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最终实现学科育人的目标。

除了智慧课堂课例展示,本次活动还邀请了两位专家进行相关讲座。

四川省教育信息化应用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周鑫燚教授带来了专题讲座“融合创新,上一堂好课”。周教授指出,好课是新时代的迫切需求,这种迫切的需求在呼唤学校的改变,其根本目的是为时代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合作能力、认知能力、职业能力的人才。在讲座中周教授就好课的标准以及好课的“三性”目标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周教授精彩的讲座让老师们收获满满。

活动最后,杨曦教授为老师们带来了协同教改的相关讲座“一体育人协同教改共发展”。杨教授在本次讲座中解读了协同教改的相关政策、教改历程,介绍了“项目式”协同教改的模式,帮助老师们明确了合作教改与协同教改的区别。

作为泡天教师,我们将不断尝试与探索信息技术手段与学科教学融合的道路,改变课堂结构,以课堂赋能为核心,为每个孩子的最大可能发展负责。




地址:成都高新区锦尚西二路299号    后台管理

主办: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与成都市永风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制作

备案号:蜀ICP备15031274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1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