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微信公众号

[数字组]以点带面,全员卷入

《基于“四种意识”的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评估案例的研究》课题组汇报

作者:何静知    点击数:1761


128日游琼英名师工作室《基于“四种意识”的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评估案例的研究》课题小组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了推广汇报。

首先,游琼英名师工作室的文大成老师带来了《组合图形的面积》。在课堂中的小组交流阶段,课题组徐媛、彭彦萍、何静知、钟悦、张利成、李亮等老师深入各小组进行观察,结合小组和个人的小组合作交流意识及能力的评估量表进行量化评估。然后由徐媛老师和彭彦萍老师进行课题汇报。

徐媛老师先主要从研究背景、核心概念和评估工具等方面对此研究进行了整体介绍。“四个意识与能力”包括:“合作交流的能力”、问题与应用 方法与创新评价与反思。这四个意识及能力的划分来源于课程标准总目标下,对问题解决能力这一板块的阐述。研究组老师们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发现在在合作交流的能力划分上,PISA国际评价项目将有关的合作问题解决能力划分出了三个水平,低级水平上,学生能获得基本信息,但是对任务的完成没有贡献。中级水平上,学生能够完成自己的角色任务,但是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高级水平上,学生能够主动性强,积极有效地解决问题。而次项研究中的学生合作交流能力,是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下的四个能力之一。

以往有的研究区分了数学合作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但在本研究中,基于对学生数学课堂的常态观察,发现学生在小组合作环节,通常围绕某个数学问题开展讨论,其中的交流与合作难以明确割裂。因而合作交流能力被定义为:小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和结论的意识和能力。最后徐媛老师介绍了课题组编制的三个评估量表。

随后彭彦萍老师结合课堂观察的实例,对如何使用“合作交流”意识及能力的评估工具进行评估分析的过程进行了汇报。课堂中课题组一共观察了4个小组,结合评价维度从四个方面给出了各小组的具体分数,并介绍老师们分析给出评分的依据。会后老师们纷纷表示:从以前经验型的定性评估走向有依据的定量评估,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借鉴性。




地址:成都高新区锦尚西二路299号    后台管理

主办: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与成都市永风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制作

备案号:蜀ICP备15031274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1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