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通过诊断课活动的深入开展,美术组立足课题、脚踏实地、深挖细节,以此促进全员的教学能力提升。在“大单元”“分享式教学”和“同课异构”的理念之下,美术组各位教师认真准备,通过多次说课、磨课、观课、议课,全程互助互导,以此全面落实“提质增效”的“双减”政策,更求借此机会,充分发挥泡天的美育智慧。
贾亚萍老师执教的《台历的数字设计》,带着激情与活力,让孩子们感受艺术的趣味,让学生感受到设计的多样性,也给我们美术组其他成员树立了一个没骨画优秀教学的榜样,让我们有了教学方向和目标。
陈怡晓老师和张智瑜老师执教了《百变团花》。张智瑜老师的课堂逻辑清晰,学生反应积极,用了闯关游戏的方法,带领学生将进入团花的世界。陈怡晓老师执教的《百变团花》采用了分享式的课堂,趣味性满满,适应低段孩子的学习习惯,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邓鹭老师和张文慧老师执教了《造型别致的椅子》。邓老师让孩子们对各种造型的椅子都有了了解,并不断去发现造型的魅力、了解椅子的文化。张文慧老师在课堂中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了椅子的形态,充分体现了“分享式教学”的魅力,在学生实践环节中,都是满心欢喜,享受课堂。
胡冰清老师执教的《家乡的小吃》以视频导入,让孩子们感受成都文化的浓厚韵味,并且还通过不同的视频学习,让孩子们了解了很多美食的知识,最后通过画册的形式展现学生的创意。
李紫涵老师执教的《看谁画的鱼最大》在这堂课中让孩子感受如何构图并通过对比的手法来突出物体的大,整节课课堂流畅,老师在师范环节运用了微课展示,让孩子们更加完整的学习到了如何绘画出更大的鱼。让鱼儿在画面中淋漓尽现出来。
肖祥凤老师和陈耀老师执教了《笔的世界》。肖老师的课堂中,孩子们的回答非常契合老师的问题,可见孩子们优秀的美术素养。通过肖老师的讲解,孩子们的创作目标都是非常明确的,创作过程也非常愉快。陈耀老师在课堂中采用了有趣的动画导入,陈老师的课件和板书都十分的精美,她关注了设计课程的大单元设计和学校的特色,积极突破课堂的难点,展现了教师良好的素质。
本次活动美术组全体老师都积极参与观摩学习和课后讨论,在这个过程中组内老师们立足课堂,研究课堂,充分认识到课堂是一个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课堂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