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微信公众号

【数学组】研读课标 聚焦素养 在解读中成长

2022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学习

作者:潘成巧    点击数:1253


2022421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那么此课程标准,相较2011版课程标准,数学“新课标”有哪些变化?不同学段将如何精准领会课标理念?“新课标”相关要求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得到细化和落实呢?

2022511日下午,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数学组全体教师学习了史宁中教授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解读。

史宁中教授作为课程标准的研究者,对课程标准的解读整体性和一致性很强。整个过程中,老师们听得认真,记得仔细。学习后每个年级组老师都在组内交流和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感悟。各年级也派了教师代表谈谈自己的收获。

一年级何静知老师谈到,要培养学生数学的核心素养,需要在自己平时的课堂中学会学习,达到“三会”: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六年级袁铭老师接着说到:数学的眼光就是数学的抽象,基本特诊是数学的一般性。数学的思维主要是逻辑推理,使得数学拥有严谨性。数学语言指数学模型,那么数学应用就具有广泛性。

二年级任双燕老师非常赞同在综合实验活动中,要多进行学科之间的融合,多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和传统文化相结合。

三年级李莉娜老师提到未来的数学课堂,我们将增加更多动手操作环节,增强对数学的感觉。比如拆盒子、围盒子的动手实践,是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的,当然这个结果不一定能立竿见影,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培养孩子对数学、对几何的一种感觉。

五年级伍玲慧老师提及,新课标中新明确了三个事实,分别是两点间直线段最短;传递性;等式的性质。教师在帮助学生明确基本事实后,可以通过教学设计让学生去感悟。

四年级屈伟老师更是认真研读并做了笔记,他谈到我们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老师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初心,要让孩子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在思考中创新,在提问中成长。

今天下午的整个学习,每个老师都收获满满的干货,会后还要继续深入学习此次课改透露出的未来数学教学的变化趋势,这些变化和要求我们将如何具体在教学中实施,这需要老师们不断尝试,将理论知识变成有效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




地址:成都高新区锦尚西二路299号    后台管理

主办: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与成都市永风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制作

备案号:蜀ICP备15031274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1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