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5月20日,天空一扫往日的阴霾,迎来了灿烂的阳光,也迎来了高新区小学教研组长领导力培训活动的开展。此次活动由成都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主办,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承办,会议主题为“学科组建设质量提升的校本化探索”研讨。来自市、区的领导、专家、老师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





活动以泡天各教研组教研视频开场,展示了各教研组的教研氛围和特色,同时体育组的列队展示和功夫扇现场表演,及音乐组合唱《行走之歌》点燃了全场教师的热情,为接下来泡天的教研展示拉开了帷幕。


会议伊始,主持人姚满华主任就本次活动的目的进行了介绍。

成都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李建萍主任进行了重要讲话,从国家、区域、学校的层面强调了教研组建设的重要性及当下教研组面临的困境,并对全区教研组建设工作提出希望。

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宋茜校长致开幕词,明确了本次活动的主题及对本次活动的殷切期许。

团队启行篇
泡小天府宁超群主任在以“研教合一,研培合力”为主题的高质量教研组建设的校本化实践的专题汇报中指出教研组是学校综合教学、研究、管理三合一的实践共同体。从“顶层设计,高位引领;沉潜实践,研教合一;协创治理,研培合力”三个方面向大家汇报了我校的教研组建设的校本化实践体系。我校教研组的核心价值追求定位为:实现团队共融,师生共长。

理念迭代篇
泡小天府数学组组长徐媛老师在“把学科育人理念种在心间”的汇报中提到数学组把学科育人种在了立体的课程土壤中、种在分享的课堂土壤上、种在评价导向的土壤中、种在求真的课题土壤中,推动了整个团队的共生发展,逐步提高了学生素养,促进教师队伍良心发展及学科团队优质发展。泡小天府张利成老师的个人成长汇报中,谈到了自己如何通过“三次转变”将自己的数学育人观逐渐由概念变成行为,由概念变成理想的诉求。数学组将继续“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


成都师范学院教授徐猛和数学教研组长就个人成长与团队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讨,指出教研组建设要打造积极、共生的团队氛围,提供多样化的平台,结合教师优长激发教师创新能力,以科学合理的评价调动教师发展的内驱力。


学教实践篇
泡小天府体育组组长苏秋丽的“践行育体育人,厚植体育素养”为主题的汇报中,谈到“学、练、赛、评”一体化的具体实施策略,通过建构课程载体、落实课程实施、以赛代练、以赛促评这四个方面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实现以体育人、以体育德、以体育智、以体育心、以体育情、以体育美。

成都市小学体育教研员罗亚和体育教研组长展开了精彩的对话,从教研组机制建设、落实学-练-赛-评一体化的具体措施以及学生评价的操作建议三个方面做了高屋建瓴的引领。

研培生长篇
泡小天府语文组组长袁翔在“‘双线’融通,精准助力成长”为主题的汇报中阐述了“双线”融通的思路与策略:依托基本行政单位的教研体,实现普适性生长;构建基于主题引领的教师发展群,实现个性化生长。语文教研组将致力于让老师通过专业化立足课堂主阵地,实现语文课程的立体融合,精准助力教师成长。语文教研组群策群力,基于任务群理念下设计为主线,在积极的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运用的能力。语文教研组现场开展了一场“微教研”,两个教师发展共同体就同一个单元的不同设计,围绕着教学目标的确立与精准表述展开了深度对话,主持人王瑛老师总结,课时目标要与单元目标紧密联系,前后对应,目标的描述要以学生作为行为动词的主体。


徐猛教授再次和语文学科负责人及其三位组长进行了现场互动,指出教研组建设要关注“三力”的培养,一是专业领导力;二是教师引领力;三是组织建设力。


行远共生篇
教育部“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专家库成员、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特聘教授朱远平老师为本次活动做出了精彩点评和总结。朱教授从学习型教研的内涵出发,通过对教师的三种职业生活方式、教学(教育者),研究(研究者),学习(学习者)的阐述,明确了教学型教研该“研”什么,他指出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决定教师的质量和教育的质量。朱教授深入浅出的发言,为参会教师提出了广阔的职业愿景和规划。


研教合一,研培合力。让教研组成为教师精神的家园,躬耕的花园,成长的乐园,是每个泡天人的教育理想和愿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