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式课堂”打破原有的课堂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解决学生的真问题。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思维的训练,获得真正的生长。这样好的“分享式”走进了泡天每位老师的课堂。
6月14日下午,谢飞鹏老师执教的《七律 长征》就采用了分享式教学方法,导入课题后,让孩子围绕诗歌学习提出自己的问题;选择文本中的一句诗,结合着问题展开讨论;在孩子充分讨论后,请各小组上台分享……在这样浓厚的学习氛围中,生生、师生之间不断互动,思维在这一来一往中得到了滋养。
谢老师的课堂充满了热情,用分享式的方法串连课堂环节,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用独具匠心的过渡语言,启发了学生进一步的思考。一身正气的他与这首诗歌完美融合,他的每一句话都衔接得恰到好处,过渡得自然巧妙。
课堂结束后,在场的每位老师针对本节课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所获和心中所疑。老师们纷纷表示,谢老师能探索以诗歌这种体裁来进行分享式教学,打破了固有诗歌讲授模式,十分创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何庆华老师就“核心素养”为主线,肯定了谢老师这堂课的整体设计,并针对每一个教学环节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优化了本堂课的设计脉络,更切实地保证了以学生为主体。
罗萍老师说分享式课堂一定要敢于放手,留足时间让学生思考,善于激发学生追问,形成生生、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才能真正有思维的碰撞。谢老师的课让我们看到诗歌教学采用“分享式课堂”的可能性,接下来我们需要探索不同体裁,使用“分享式课堂”的可能性,让“分享”的理念在常态课堂上落地生根。
谢飞鹏老师的这堂课让我们看到了“分享式教学”在不同类课堂上的可能性,之后分享式工作坊的老师们会以此为契机,尝试不同体裁的分享式课堂,让“分享式课堂”在语文学科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