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微信公众号

【科研】分享计划,明确方向

泡小天府区级及以上课题计划交流分享

作者:何静知    点击数:1261

2022929日,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举行了区级及以上课题组的学期课题研究计划交流分享会。在分享交流中进一步厘清研究问题,细化学期研究步骤,明确阶段目标,反思质疑,互相启迪研究思路。

首先,各课题组老师们就本学期的主要研究目标、研究措施、预期成果进行了专题汇报。

贾亚萍老师做《大美育背景下四川省中小学文创课程实践研究》课题研究计划分享




杨眉老师做《智慧教室环境下的同步差异化课堂的教学策略实施研究》课题研究计划分享



吴翠老师做《小学融合型德育体系建构与实践研究》课题研究计划分享



郭永洁主任做《指向艺术素养的小学羌族萨朗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课题做研究计划分享



李雅娟老师做《阅读圈教学策略在小学英语课堂上的运用与研究》课题做研究计划分享



程思源老师做《对外文化交流课程研发与实践研究》课题做研究计划分享



余海燕老师做《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策略研究》课题做研究计划分享


李坤霞老师做《促进小学生深度阅读与合作学习的英语阅读圈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课题做研究计划分享



唐梅老师做《美育特色课程研究——古诗词合唱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做研究计划分享



周瑞老师做《学科育人视野下五育融合教学范式建构与实践研究》课题做研究计划分享



随后,老师们或对自己的课题研究计划进行了反思,或对其他课题组的研究计划提出了疑问、欣赏或者建议。

余海燕老师表示在学习完大家的研究计划分享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要增强成果意识,一边做一边梳理。其实在过去研究工作中,课题组的老师们都做了非常多的努力,也积累了很多材料,各个学科组都形成了自己初步的描述性评语范式。成果凝练可以推动课题组研究不断前行,这也是接下来自己课题研究要关注的方向。


姚满华主任针对唐梅老师关于“对外文化交流课程研究如何在各个学科延申?”的困惑,做出了回应,各学科组可以共同构建主题性的跨学科学习,再向下延申到校级课题的研究,校级课题向国际理解的研究方向上靠拢和整合。比如古诗词合唱研究选择了月亮主题,那么就可以从音乐的角度对不同国家的人对关于月亮的诗歌和乐曲进行对比介绍。理解不同国家的人们对于月亮的相同的,不同的美好的寄托,就是国际理解教育在学科上的延申,也给了我们学科融合方面研究的启发。





吴翠老师对《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策略研究》课题提出的设想:是否会在将来形成有效的评语框架,帮助老师们生成合适合理的综合素质评价评语?也恰恰是从需求出发提出了一个很好的研究目标建议。

老师们在互相点评,互动答疑的过程,既学习他人的长处,也反思了自己的思考盲点,在了解他人研究内容方案的基础上,完善自己的研究方案,找到合作整合的切入点。

最后,宁超群主任和游琼英主任对此次课题计划分享活动进行了点评总结。宁超群主任提出了三点期望:

一、细化研究计划。要做到目标要可测,措施更细化,选准实践点。课题计划中对目标的描述很重要,要具体到能够落实多少节课例或者文字成果;措施要细化,比如理论学习要做到学习内容有清单,学习流程有规划,学习成果有输出。不管是那个学科的研究实践,都会有全面开花和重点突破这两种推进方式。如果是重点突破,选点就特别的重要。

二、要有成果意识,及时的进行成果提炼,我们的活动要进行成果的提炼,力争发表。

三、要整合资源,关注到课题之间的联系,相互融合,彼此支持。

琼英主任也提出了课题研究要做到目标可量化,措施可操作,成果可推广。并结合“如何进一步提高教育科研课题实效性”从厘清研究思路,细化研究计划,做实研究过程,固化研究成果,辐射研究成效等方面,对这三点期望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同时提出各课题组要在原研究方案基础上,充分学习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双减”、“三新”、教育对外开放、教育现代化等政策新要求,通过专家论证与自主深研相结合。在提升教育教学实效的前提下,形成可理解、可操作、可复制的研究成果。


文字:何静知

摄影:何静知

审核:钟 悦




地址:成都高新区锦尚西二路299号    后台管理

主办: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与成都市永风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制作

备案号:蜀ICP备15031274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1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