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5日下午,我校语文大组教研在多功能厅扎实开展。本次j教研活动聚焦语文综合实践开展课例研讨,小学高段张毛毛、张大建两位老师呈现了两节精彩的综合实践课例,语文教研组长罗萍老师围绕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微讲座、区教研员王瑛老师的总结也给予老师们更加全面深入的引领。
2022版语文新课标“语文课程的性质”中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具有研究性、开放性、自主性等特点,它既给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深度开展具有一定的难度,以课例研讨为路径,向老师们呈现研讨的材料、案例,是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深度走进学校语文教师的课堂之中重要路径。
张毛毛老师执教课例《“游”天府绿道,“探”成都变化》,引导学生围绕“探”成都变化、“想”未来成都等活动,从城市环境、人们生活、工作等角度开展思考探索,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语文素养,也让学生对天府文化有了更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张大建老师执教课例《请你带我游故宫》,首先以学生课间绘制游览路线图的视频引入,然后开展活动“评选最佳游览路线”与“谁是金牌导游”,以活动为载体落实学习目标。张老师在这一课中也非常关注课堂评价,引导学生一起讨论评价标准并切实按照标准开展评价,既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评价中的主体作用,也让学生能清楚掌握课堂我要学什么,要走到哪里去。
随后,语文教研组长罗萍老师围绕《梳理 整合 运用——提高小学语文高段综合实践运用能力》开展了微讲座。罗萍老师主要从综合性学习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区别的角度提醒大家教学中不要陷入误区,并再次阐明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紧接着,老师们分组展开激烈的讨论,总结两个课例的优点,提出自己的困惑与建议,比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如何有效落实?“
最后,区语文教研员王瑛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与指导,王瑛老师指出,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最大特点是实践和探究,主要包括计划讨论课、过程指导课、交流汇报课这三个基本课型。张毛毛老师的课将语文学习充分与本土文化结合、与习作进行衔接,同时以任务为驱动开展学习,建议在探索成都变化时继续深挖。张大建老师的课同样以任务为驱动开展学习,抓住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要点,同时特别关注在教学时给出评价的支架,让学生清晰掌握预期学习结果,有助于更加高质高效地开展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