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专业阅读,提升阅读品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路径。2023年2月6日,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桐下读吧的老师们在线上继续开展《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系列阅读活动。
首先,主持人宁超群主任针对第三章《明确目标》提出了9个问题进行导读。
1.阶段1中的每个“预期结果”包括哪些内容?分别代表什么?
2.什么是使能技能?
3.制定标准要避免哪三种常见的问题?
4.为什么要解析标准?如何解析标准?
5.确定目标时要注意什么?
6.究竟什么是真正的大概念和核心任务? (大概念的含义? 特征?价值? )
7.如何发现大概念?
8.教师的“新装”指的是什么?
9.如何根据迁移任务制定目标?
谢飞鹏老师分享,阶段1的预期结果包括目标、理解、基本问题、知识、技能。目标包括内容标准、课程标准、项目目标、学习成果等。理解要强调可迁移的大概念。基本问题也要强调大概念。知识、技能包括技术、程序、方法还有“使能技能”。
潘成巧老师分享,使能技能包括学习技能、公开演讲技能、平面设计技能、小组管理技能等。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和“如何开展学习”都是重要的教学任务。
宁超群主任强调,长期目标的优先次序的重要性。只有对学习最终目标的优先次序形成一致意见后,我们才能够对要教什么、不教什么、重点是什么和需要弱化的是什么作出合理的判断。
廖敏校长指出,作为教师设计者,我们需要仔细地查看这些内容标准找出那些反复出现的关键名词、形容词和动词,就会对教学任务有更好的理解,从而使我们的标准或目标解析更清晰、一致和连贯,以便明确包含在其中的大概念和核心任务。
张凌博老师分享,通过今天的阅读讨论可以有效解决两个问题或两个误区:无目的的灌输,以及孤立的活动。
围绕一至五号问题老师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意犹未尽,共同期待下次阅读分享。
专业阅读是一项慢艺术,需要长期积淀,需要教师保持阅读热度,持之以恒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