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6日,省级课题《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指标体系科学建构与可行性策略研究》课题组开启了开题论证会。
廖敏副校长向专家们介绍了课题团队主要人员。同时,所有课题参与人员对莅临指导的三位专家,分别是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管理所王真东所长、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教育发展部部长刘继红部长、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教育发展部教研员李宇青老师,报以热烈的欢迎。
在会议开始之前,由王真东所长宣读了立项书。接着,由我校贾利青老师做课题开题报告。贾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完整的报告,分别是问题提出、研究方法、研究总体框架图、研究措施与活动、研究预期操作结果、研究保障条件。
廖敏副校长向专家阐述了本课题的提出和聚焦过程。课题的产生初衷是本校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如何契合学校的育人目标。随着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逐步完善,课题也应运而生。廖敏副校长指出为了保证学生的多元发展,本校已经初步开展了成长计划库。让学科老师不仅仅只是聚焦学科的横向发展,而是更聚焦学生的纵向的潜能发展。
宁超群主任就学生成长计划库中在保证全面的记录学生的成长的情况下,如何让老师的操作更简单提出了疑问。廖敏副校长就学科的等级如何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等级相关联。并且,廖敏副校长也提出了一种新的设想,是否有可能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
刘继红部长指出了综合素质评价现在是非常重要的板块,并且就课题名称的侧重点提出了相应建议。同时,刘部长也指出了该课题首先应该奠定价值取向,将综合素质评价这一概念做出相对准确的界定,该评价也应该侧重于学生的多方面素养的同步发展。接着,刘部长指出如何定位课程目标与综合素质评价。刘部长也建议学校应当建立一套综合育人的课程。刘部长也肯定了该课题的文献综述部分做得很详细扎实。评价指标分类和构建、评价工具的开发、评价路径和策略、评价结果的反馈以及应用都将是接下来课题组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成长计划库中的二级标准以及三级标准需要与国家标准相对应。首先需考虑一、二、三级指标的科学性,需要将指标更加细化,添加‘行为特征’这一项至下一层次指标。信息化平台的建设需要将流程固化。
李宇青老师肯定了课题”高占位,低重心“的亮点。就立项之后,课题如何具体实施操作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意见。首先,课题组应该基于学校校情强化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接着,李宇青老师就综合素质评价的操作如何简单化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最后,王所长就现有的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中的价值取向做出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接下来课题研究的重点。现有的课题重心应该放在如何有序、如何有效地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从课题本身来讲,课题的问题感还不够,应该更加聚焦,其中,校本评价体系的参考还不够;学校评价体系的多样化主体不够清晰;如何有效地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家长;现有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过于宽泛;校本化的评价指标的科学化构建;核心概念的确立;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中小学生的参与度不够。王所长也就评价方案的调整提出了一系列意见,例如;指标的顺序性。
最后,宋茜校长关于此课题的校本化落实以及方案建立的具体应用做出了展望。
此次开题论证会中,课题组各位成员也从专家们高屋建瓴的见解中收获颇丰。会议最终圆满顺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