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扎实推进省级课题《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指标体系建构与实施策略研究》的研究,4月24日廖敏副校长主持召开课题阶段报告研讨会,旨在对课题研究进行阶段的进一步研讨、提炼、总结。
会上,廖敏副校长提出,关于成果方面,要从评价功能的维度,评价以评促建的维度。有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形成可视化的评价理念究竟是什么?关于内涵和本源性价值我们还需要补充哪些自己的观点?5个方面、指标、外延还有什么?余海燕老师提出,内涵是国家对于综合素质评价的内涵,要关注研究起点,是建立了校本化的逻辑起点,研究路径要出来,政策依据,对标学校,寻找我们已经有的和还需要调整的方面。廖敏副校长还提出,构建“育和谐人”校本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怎么操作的;二是评价方案里,一级指标包含哪里,形成了哪些方案,用表格列出。王萍老师提出,增加工具研发,需要再次完善对工具研发的总结。汤小婷老师提出,可以从各学科给出已有的评价方案里,挖掘、总结对本课题有关内容进行汇总。
会议的热烈讨论,让老师们对课题研究有了深入的思考。课题组老师将根据此次的研讨建议继续总结、提炼,扎实推进整个课题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