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微信公众号

【数学组】落实目标达成,助力素养落地

作者:徐晶晶    点击数:1427

数学组落实目标达成,助力素养落地

——高新区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坊暨学科实训基地活动在我校隆重召开

为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促进区域教育品质提升,高新区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坊联合学科实训基地成立“指向素养目标达成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工作坊,简称“教学改进”工作坊。工作坊特邀请享誉世界的数学教育专家蔡金法教授开展持续一年的专项指导。本次活动为此项系列活动的第一次集体培训,为期两天。

2023年9月27日,蔡金法教授在我校多功能厅开展专题培训,本次活动主要聚焦图形与几何领域

首先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副校长廖敏老师基于北师大六上三单元《观察物体(一)》进行了精彩献课。整堂课中,廖老师通过大问题的抛出,给孩子更多的思考空间;结构化的教学,让课堂更加流畅;多媒体的运用,让教学更具有实时性、直观性和交互性。本节课堂是一节真正开启、激活、发展、集成师生智慧和思维的课堂。

从听课到观课,从听课到议课,是质的飞跃。老师们、专家们思维碰撞,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针对个别的教学环节的设计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紧接着是蔡金法老师的讲座《教学架构的思考与实践》。蔡金法教授现为美国特拉华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终身教授、特聘海外名师、北京师范大学特聘咨询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等。坚信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比老师的预期更出彩点燃学生的火花,数学的创造性不是简单的加,是螺旋的上升。

学思砺新,知行致远。27日上午活动的开展,让大家充分感受到了课堂的别样风采,感受到教与研的快乐。

27日下午,蔡金法教授为大家做讲座《教学任务和数学学习:理论、研究和实践》。讲座从从有趣的数字游戏开始,老师们踊跃参与,思维活跃。该讲座从四个方面展开:(1)从一个例子开始。(2)什么是教学任务。(3)为什么教学任务重要。(4)如何设计和选取教学任务。

../Library/Containers/com.tencent.qq/Data/Downloads/IMG_1835.JPG

8-1=x是方程吗?是。不是。不确定。该问题属于认知水平的记忆性问题,讨论的价值不大。蔡金法教授从这个例子带领老师们展开讨论,对比不同版本不同国家教材对方程的定义,从而理解方程的实质。

../Library/Containers/com.tencent.qq/Data/Downloads/IMG_1840.JPG

../Library/Containers/com.tencent.qq/Data/Library/Application%20Support/QQ/nt_qq_16e14b7360b51b3883a12f9f0b885d86/nt_data/Pic/2023-09/Ori/c0a4643cd470192f732087b85d24b45e.png

什么是教学任务,作为教师要从3个层面考虑:一是预期的,教材中有的;二是选择的设计的,教师是教材的再设计者;三是执行的。高质量的教学任务的设计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记忆水平、无联系的程序水平、有联系的程序水平、做数学的水平。

../Library/Containers/com.tencent.qq/Data/Downloads/IMG_1842.JPG

为什么教学任务设计很重要?教学设计中的认知水平越高,问题解决能力、计算能力、解方程的能力提高的就越多,课堂效果越有效。低认知水平的教学任务设计会导致操作与为什么操作之间脱钩。

../Library/Containers/com.tencent.qq/Data/Downloads/IMG_1849.JPG

怎么设计?蔡金法教授认为在设计过程中要多建立联系。并以阴影图形占总图形的1/3,2/6是否正确,引领老师们展开讨论,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的时候要考虑学生背后的思维,真实的想法。

../Library/Containers/com.tencent.qq/Data/Downloads/IMG_1850.JPG

9月28日,蔡金法教授继续为大家进行专项指导。活动分为上午和下午两个时段,分别是上午的讲座《两个学习理论与案例实践》与任务布置,以及下午的任务指导与互动答疑。

蔡教授从理论、研究和实践三个方面对教学任务和数学学习进行阐述,他将其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答疑:从目的、细则和量化三个方面制定量表,细则包括目的、教学任务以及课堂互动;第二部分分支主题:给出了具体框架,并需要将成果物化,或一节课、或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等;第三部分一个框架:其课程包括计划课程、预期课程、执行课程和获得的课程;第四部分父母定位:提出家长是孩子的鼓励者、监督者、资源提供者、数学学习辅导者以及数学学习的帮助者,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越高,孩子的成就越高;第五部分则是运用“问题提出”进行教学改进的实践探索。

IMG_2469

蔡教授以“一次函数”教学为例对“运用‘问题提出’进行教学改进的实践探索”进行了阐述。他聚焦学习改进后课堂数学任务设计,给出了几个具体任务,在任务二分小组自编应用题理解“,”所蕴含的数量关系时,老师们都分享交流了自己的具体实例。蔡教授也给出了自己的反思与总结:利用学生的动态生成资源,坚信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以及进一步琢磨教师课堂语言或引导语等。

IMG_2472

IMG_2477

蔡教授对学生不能进行问题提出进行了分析,分别是语言设计方向不够明确、未能让学生理解概念、或教学任务过多等;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1)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所有问题,(2)为学生设置具体的问题情境,(3)删掉系列问题解决任务。蔡教授从问题提出角度鼓励教师们可以努力去达到最好的一节课。

对于老师提出的疑问,蔡教授也给出了解答,即以问题解决流程解决这类问题。提出小组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是提示,另一方面是情景语。小组学习,背景要不一样,如何挑选,这就是个好问题(成绩好坏,性别区分,性格区别),教师要给出数学情境和现实情境,并让学生知道要做什么。对于如何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蔡教授给出了四个步骤:对问题进行梳理;选取问题(把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纠错,分类等等),确定顺序(从易到难),解决选出的问题。

IMG_2512

蔡教授又抛出问题:一又四分之三除以二分之一等于多少?老师们可以很快算出,那如果画图表示该算式的值,就需要老师们更多的时间了,为什么计算可以快速做出,画图却需要更多时间呢?这就是单位的转换问题,即问题提出和问题解决之间的优势。有的学生不会提出问题,此时需要给学生多一点时间考虑(用问题提出流程解决),问题提出的题目是更好的测试工具。

IMG_2515

最后蔡教授鼓励老师们两周总结一次课的设计以及自身专业发展情况,记录对课堂、自身信念或其他方面,促进自身更好的发展。

此次为期两天的活动,既有课例展示与研讨,又有精彩的讲座与学员动手实践,蔡教授以开放式的培训方式让老师们的思维进行了碰撞,新思想帮助我们形成新概念、探索新课堂。相信本次活动会给老师们带来新的思考,新的启发,愿老师们以此次教研为契机,汲他人之所长,行以致远。




地址:成都高新区锦尚西二路299号    后台管理

主办: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与成都市永风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制作

备案号:蜀ICP备15031274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1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