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8日语文教材解读工作坊开展了关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内涵解读、任务设计的教研活动。
首先,谢飞鹏老师带领大家回顾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指的是在学生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其中,“文化自信”地位最高,其他三方面起统领和指引作用。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与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思维能力有关。思维能力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的表现。
然后,谢飞鹏老师提出《课程目标》总目标的要求,第一,乐于探索,勤于思考。要求学生学会关注字词的细节和词语的画面,边读边思考,学会推测、质疑、寻找原因,探索语文的乐趣,把思考在习作中能得以运用。初步掌握关于思辨的方法,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思维方法,辩证地思考问题,有理有据。在比较中,学生要学会比较两篇课文的异同或比较两个人物的异同等;在分析中,学会提出概念,把事物分解成两个概念进行研究,比如给课文分段或者课文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等入手进行分析;在概括中,重要的是对文中或者段落的主要内容学会用一句话进行概括,锻炼概括思维的训练;在推理中,让学生能从已知的前提推出某种结论。比如课文中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的内容便类似于推理。又如《田忌赛马》这篇课文中,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能成功?这都能运用到推理。同时,也要求我们教师学会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这四种思维方法,长期坚持锻炼,孩子们的思维能力一定会有所提升。对待问题一定要辩证地看,学会进行辩证思考。表达要有理有据,负责任地进行表达,不要随意乱说,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谢老师表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一定要随时紧扣这三方面,养成科学事实的态度,崇尚真知,事实求是。
接着,谢老师带大家回顾了语文课标中设置的三大任务群,即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思辨性任务群属于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同时谢老师还表示,在设置任务群时就可以利用不同的方法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其实无论是不是思辨性单元,教师都可以主动去挖掘,研究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很有必要的。
最后,谢飞鹏老师进行总结,表示对于思辨阅读一定要贯穿到日常中去,拿到单元教学教师可以先有自己的理解,再进行参考教材,这样才能教出自己的风格。通过本次教研,老师们深入探讨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运用,感触颇深。同时,也认识到思维训练的重要性,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