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0日,在宋茜校长的引领下,我校美术组基于近期全组随堂听课的基础上,围绕“新课标”和“双减”的背景,就每个老师的点评和建议做出深入讨论,并对针对课堂常见问题的解决策略和可行性分析进行了精准剖析。
在此次会议上,宋校长特别关注低段美术课堂的教学实践,她细心指导了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语言的运用,以及如何提升教学的趣味性,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示范和建议。经过热烈的讨论与总结,得出了基于学情的“前置任务——学生分享——教师抓取重点——思维拓展——生生互助”课堂模式。该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旨在提高课堂效率,同时充分考虑到了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在赋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空间的同时,也强调了教师适时引导与总结的重要性。
关于如何结合不同年级特点开展学生分享活动,徐双佳主任以语文学科为例,给出了具体建议。她提到,在三年级阶段,可以尝试将综合实践活动融入教学,比如邀请学生介绍传统节日习俗,这样既能丰富课堂内容,又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徐主任建议更多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甚至可以让学生担任小老师的角色,在教师的适度引导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会议最后,宋校长强调了三点关键意见:首先,美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规范使用“美术术语”,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其次,教师应精准把控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采用有效的评价方式,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最后,她提醒教师们要注重家校沟通的方法和效果,充分发挥美术教师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此次系列研讨活动进一步为美术组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全校教师在“新课标”和“双减”背景下如何更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