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职业行为,明确教师师德底线,提升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8月20日,欧小丽老师在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为青年教师开展了以师德师风专项案例剖析为主题的培训。
共读共鸣,触动心灵
培训一开始,欧老师带领大家共读了一篇来自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文章中讲述了四个令人深思的故事,深深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位教师。周老师感慨地说:“作为父母或教师,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责骂或冷漠中,而应该用心去理解和关爱每一个孩子。”李老师也深有体会 地表示:“我们自己也曾是孩子,受过伤,但这不应成为我们伤害下一代的理由。面对困难,我们应该选择清醒、勇敢、努力和改变。”
深入剖析,明确标准
在共读之后,欧老师给大家提了两个问题。 师德师风是什么?师德师风的标准有什么?师德先认“德”,众人遵守十项行为准则,一心善行才为“德”。
欧老师深入剖析了师德师风的内涵及其重要性。她强调:“师德师风不仅是教师职业岗位的职责要求,更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持续发展的基石。然后大家一起回顾了《教师行为准则》,让大家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做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案例分析,学有所获
为了加深理解,欧老师分享了一系列师德师风的典型案例,让大家各抒己见。教师们深刻认识到遵守师德规范的重要性,纷纷表示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严于律己,以良好的师德风貌影响和教育学生。师德不仅是教师职业岗位的职责要求,更是促进学生成长和学校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切实自觉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师德意识和纪律观念,坚持廉洁从教、依法从教,让每位教师用自己高尚的师德修养和良好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教育孩子。
通过这些生动的案例,最后大家一起共谋如何提升师德师风能力。包括:主动推倒高墙,用阅读提升认知闭环;运用互惠原理,用开放的心态参与互助;培养好的习惯。习惯比努力更重要;养成精品意识,共创美好。
共思自省,携手并进
君子爱才,取分有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青工程,本次师德师风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活动,增强了教师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相信我们的老师今后一定会时刻以师德规范鞭策自己,坚守初心、立德树人,在爱与责任中坚守,以模范行为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做有滋有味的泡天老师,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