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萧瑟,抵挡不住泡天语文人的教研热情。12月10日我校分享式工作坊组在录播室举行了本学期最后一次教研活动。
首先,谢静老师带着二年级的小泡泡们给大家呈现了一堂精彩的课例——《难忘的泼水节》。在课堂上,谢老师先由字词入手,再进入课文学习,通过借助词句,想象画面,从而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在品读的过程中,谢老师用图文对照的方法让孩子们认识周总理的样子,再思考辨析图画和文字式如何相互印证,相互说明的,通过抓关键词来复述情节,从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整堂课谢老师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孩子们也很积极投入。
接着,何玥老师就谢静老师的这堂课进行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低段教学策略初探》的小专题分享,她主要围绕着思辨阅读总目标与低段课标、本课例解析、如何落实思辨三个方面来分享,她认为低段思辨能力的培养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习得方法,第二步对比思考,第三步自主学习。此外,低段教学应该善于发现思辨的点,引导学生有效地开展思辨的过程,并准确地把握思辨的度。

最后,老师们围绕着“低段思辨性教学如何发现思辨的点”“思辨性阅读如何与分享式融合”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分享式教研组组长罗萍老师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她指出低段思辨教学不要拔高要求,重在鼓励孩子们乐于分享表达,其中思辨的点可以结合教材课后的小专题,也可以结合学生作业来设计;同时在低段要训练孩子们的表达,先同桌分享,再到小组分享,慢慢建立分享规则。
此次教研活动拔云见雾般让老师们明白了低段思辨性阅读表达与分享式教学在起步阶段,应结合低段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心理特点,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学生思辨和分享态度、以及兴趣方面。在教学时,应以直观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过度,尊重学生思维特点;可以采用情境创设角色扮演演绎故事等,来呈现学生的思考,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