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研复习,为期末赋能
12月25日下午,数学组的教研活动如期进行。已近期末,所以今天的主题是“如何上好复习课”。
六年级组李莉娜老师以《比、分数、百分数》一课为例,分享了她的复习课。李老师要求学生课前制定复习目标、重难点等,课上借助画图,利用数形结合,直观的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运用分享式教学,先进行小组分享,再进行全班分享。让孩子们把知识落地。
五年级组的王菊老师进行了“平面图形的面积”一课的课例分享。从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应该要复习一些什么内容开始一节课的问题导向性学习。王老师在课中强调平行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强调这几个平面图形面积之间的联系以及联系实际该如何正确运用公式解决问题。多次运用画图来突破重难点。
之后,罗壹老师就“复习课究竟需要关注哪些要素?”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精选题目,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等方法。抛出问题“你在平时的复习课中有什么好的策略?”
二年级彭老师提出自己的困惑:二年级思维导图要不要画?低段复习课该怎么上?
一年级组张老师:低段要关注知识,包括:本质,联系,易错题,分层作业,也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关注孩子考试压力,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老师也需要自己给自己释压。结合二年级的问题,张老师表示,自己也是低段,会在课上呈现各种思维导图,给他们见识不同类别的思维导图,然后让他们说,老师在黑板上整理,给他们慢慢搭建这个过程。
二年级组杨老师觉得可以温故知新。一定要有新的收获,包括知识间的联系,拓展等。
张老师总结两位分享的老师今天呈现的复习方式就不同。李老师呈现的课是一个点发散出去,囊括了所有的知识,也搭建了知识间的结构。王老师呈现的课就是自己先有一个独立的思考和整理。她们的作业设计都是很有指导性的。复习阶段,一定要关注分层。
三年级组屈老师表示,还是需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尤其是稍弱的孩子的情绪和行动力,需要着力研究怎么提升这部分孩子的学习内驱力。
张老师结合自身课例“方向与位置”告诉大家,要放手,孩子们会在课堂上给你很多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