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微信公众号

【国画艺术团培训】【名师工作室】《笔墨当随时代——浅谈中国当代人物

作者:李明朗    点击数:134


313日,成都高新区赖雪梅-刘丽名师工作室联合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现代艺术杂志社开展主题为《笔墨当随时代——浅谈中国当代人物画创作》的培训,活动在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举行,并在百家文艺网进行同步直播,赖雪梅-刘丽名师工作室及国画艺术团全体成员参与本次活动。本次培训特邀请四川省诗书画院专职画家、人物画工作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钱磊老师作为培训专家。本次活动提升了我区美术教师国画专业技能和课堂教学水平。

【溯源千年文脉:传统与当代的融合】

钱磊老师以“绘画发展历史溯源+当代创作画面解析”为主线,系统梳理了中国人物画的演进历程:从顾恺之《洛神赋图》的“以形写神”、吴道子“吴带当风”的线描艺术,到张萱《捣练图》的市井生活描绘;从梁楷《泼墨仙人图》的写意突破,到近代徐悲鸿《愚公移山》中西技法融合的创新实践。他强调,中国人物画始终随时代而变,在传承中不断吸纳多元文化,形成独特的艺术语言。

【解码创作新方向:十四届美展的实践启示】

结合第十四届全国美展的创作导向,钱磊深入剖析了当代人物画的构图法则与题材选择。通过解析获奖作品,他提出三大创作要点:

1. 单人构图:善用黄金分割与三角形结构,突出主体稳定性;

2. 双人主题:注重“求同存异”,通过线条与墨色节奏增强画面张力;

3. 群像叙事:平衡整体性与个体神态,赋予作品故事性与时代精神。此外,他列举了文艺、工业、军旅等多元题材的创作方向,鼓励教师将生活观察融入艺术表达。

【赋能美育创新:从课堂到创作的闭环】

活动尾声,高新美术教研员赖雪梅总结指出,本次培训不仅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更强调将创作思维融入日常教学,引导学生挖掘本土文化资源进行艺术实践。她表示,高新区将持续搭建“艺术名家—一线教师”协同平台,构建传统文化传承的立体化生态,为培育具有中国审美底蕴的创新人才注入持久动能。

本次专题培训以“笔墨当随时代”为核心,通过历史溯源、技法解析与创作实践的多维视角,为成都高新区美术教育注入新活力。活动不仅深化了教师对中国人物画千年文脉的认知,更以第十四届美展为标杆,明确了当代创作的审美导向与教学转化路径。未来,教师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整合优质资源,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美育的深度融合




地址:成都高新区锦尚西二路299号    后台管理

主办: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与成都市永风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制作

备案号:蜀ICP备15031274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1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