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0日,“蓉德沙龙”第二期第四次培训活动暨德育校本课程建设成果推广会在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成功举办。此次会议聚焦于优化与创新德育课程体系,旨在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化和系统化进程。来自各方的教育同仁、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实践路径。
上午9时整,主持人张凌博宣布活动正式开始,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的廖敏副书记发表开幕致辞。廖书记在讲话中深刻揭示了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核心价值,强调其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中的关键作用。她指出,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通过将校本课程与学生实际需求紧密结合,构建了体系化、特色化的德育校本课程。
随后,成都市高新区小学德育教研员吴少娟老师进行了主题为《课程思维:把想得到的美丽变成看得见的风景》的经验分享。吴老师深入分析了如何通过精心设计的德育课程引导学生迈向更高的德育标准,同时激发德育工作者的创新思维和教育智慧。她的分享不仅展示了从课程理念到实际行动的转化过程,还为参会者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接着,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的徐双佳老师带来了题为《课程“缩圈”到班:教向何处?学往何方?》的主题讲座。徐老师从寻求教育破解之道、编写班本课程、实践班本课程及未来展望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她在班本课程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徐老师的讲解既具备理论高度,又注重实践操作,充分体现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
成都高新区尚阳小学的李雪老师则以《让眼睛动起来》为主题,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课。李老师采用互动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引导他们从不同视角保护视力的方法。这不仅是一场生动的教学示范,更展示了如何将德育课程的核心理念转化为学生可感知的学习体验,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最后,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党建研究所的吕红霞所长进行了专题指导,定义了德育校本课程,并阐述了其实现途径。吕所长强调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教育新要求的重要性,并提出通过德育校本课程建设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化和系统化。她特别指出,德育干部应锤炼关键能力,班主任需提升专业思想和技能,这对于提高德育工作的质量至关重要。
此次“蓉德沙龙”活动不仅汇聚了多位教育专家的智慧结晶,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推动了德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所有参与者怀揣着满满的收获与深刻的思考,将继续在教育之路上不懈追求卓越,致力于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新时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