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泡天数学组在多功能厅举办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也邀请了眉山跟岗学习的老师一起参加。第一节课一年级的杨英九老师以《小兔请客》为课题,为全体数学教师呈现了一堂生动活泼的数学课。课堂上杨老师巧妙创设“小兔请客”的童话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生活场景相结合。通过小兔子分果子的情节,自然地呈现出整十数相加、相减的问题。杨老师借助多媒体动画与实物教具,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讨论,让学生摆一摆、数一数的实践中理解加减法的本质,学生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算法、理解算理,同时感悟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初步感受运算的一致性。
第二节课由二年级的卫琦老师带来《买电器》一课,卫老师结合购物情境,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结合课前“买1台洗衣机和1台电视机一共 多少元?”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数线图、计数器法、口算法,并探究这些方法之间的关系,最后学生体会到相同计数单位才能相加减。整堂课氛围活跃,学生们在小组讨论中逐步掌握算法,同时卫老师又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紧密结合,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两节课结束后,一年级的李苗苗老师分享第一节课《小兔请客》的教学设计思路,李老师从设计理念、教材对比、核心素养内涵等方面进行课例解读,李老师谈到借助学情分析了解到学生在“相同计数单位相加减”存在困难,结合学情一数团队精准设计教学活动,落实教学目标。同时素养评价数据化,在课前、课中、课后都设计了不同的评价方式,以达成教学评一致性。
接着二年级的彭寿建老师进行第二节课《买电器》的说课,彭老师从教材对比、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等方面介绍了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二数团队基于学情制定了本节课教学目标,以及对应的核心素养。同时考虑到新教师对课堂调控能力,采用了“半分享式”的授课方式,最后彭老师提到在磨课过程中的艰辛和一些困惑。
在听完两位汇报老师的教学设计之后,游琼英老师邀请在场老师分组讨论,每个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写出本组的夸赞和困惑。游老师提到数与运算密不可分,数源于数,运算也源于数。在杨英九老师的课上,学生充分感受到相同计数单位相加减,同时杨老师基于学生生成的问题,借助不同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游老师指出第三个问题串用时偏少,这节课的模型意识也可以是学生的生长点,关于加减法的数量关系,分量加分量等于总量,总量减分量等于分量,学生还需感悟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随后廖敏书记对第二节课提出自己的疑问:为什么老师们要在方法上面花那么多时间?思维层面学生的提升点在哪里?是不是着重理解算理?计数器的使用是和否符合学生的学情?大家继续展开讨论,游老师 这节课 说到 怎样 才有 思维进阶?基于国家立德树人,可以创设贴合生活的情景。还有提问意识,除了根据创设的情景提问,还可以根据算式、图形、表格提问,再让不同的学生解决不同的问题,让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不同的发展。
今天的教研活动 在场的每一位老师在思维碰撞中收获颇丰 , 既有对新课标理念的具象化理解,也有对课堂创新方法的实践启发;既有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新感悟,也有对教学细节优化的新思路。教育是一场共研共进的旅程,愿我们以今日所学为养分,在未来的教学中不断深耕,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