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为弦 共谱教育乐章
——音乐组共读《问题学生诊断手册》开启育人新视角
4月16日早上,成都市泡桐小学(天府校区)音乐教研组全体14名教师齐聚舞蹈室围绕教育专著《问题学生诊断手册》展开沉浸式读书研讨。本次活动通过"理论解码+音乐课堂案例重构"的创新形式,为音乐学科育人注入新动能。
分层研讨显特色:老中青三代碰撞智慧火花
针对组内2名新教师教学情境应对经验不足、多名中青年教师渴求突破专业瓶颈的双重需求,活动特别设置"情景模拟"。余老师还原"合唱课上注意力涣散学生"的教学片段,新教师汤老师运用书中"行为动机四象限分析法"抽丝剥茧,发现该生实为听觉敏感型学习者,团队随即设计出"个性化合唱学习方案"。这种"老教师搭台-新教师拆解-团队共创"的模式,使抽象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课堂策略。
音乐化问题解决:让教育诊断充满艺术性。教师们创造性融合音乐学科特质,开发出三大工具箱:
1.节奏干预法:将课堂常规编成奥尔夫节奏口令
2.情绪疏导音阶:用即兴旋律回应学生情绪波动
3.合作创作机制:通过小组编曲化解人际冲突
"我们不该只看到‘跑调’的孩子,更要听见他们内心的旋律。"学科组长唐老师展示的"音乐行为观察量表",将音准、节奏感等专业指标转化为学生发展性评价依据。
此次深度共读标志着音乐学科组从"技能传授"到"育人共同体"的转型突破。未来,这支"教育交响乐团"将持续用专业智慧与艺术情怀,为每个孩子的成长调准生命律动。
(音乐教研组供稿)
2024年4月16日